第744章 不一樣的兩面-《大明嫡長子》
第(2/3)頁
批他做得很對,就這樣辦,可這不就是天子下旨,可以去辦冤假錯案了嗎?
到這一刻,張璁一拍腦袋:哎呀,大錯特錯了!
實際上,他本來不要別人署名,又如此有信心皇帝不會對他怎樣,就是他感覺到天子做事也不拘一格,而且這么多年以來都是只重結果,不重過程。
更加很多次強調過,說什么都對、做什么都對但是最后沒有把事情做成的官員最是百無一用。
落不了地,光在嘴巴上是朱厚照很厭惡的一件事情。
如此說來,這份奏本確實不該怎么寫。
而要盡量寫得簡單,就一行字:臣東閣大學士張璁謹奏:正德十一年五月,齊東縣測量員被襲,官民皆大驚,經查,犯案者為齊東霸民卓氏一族,臣持王命旗牌以謀害朝廷欽派人員、對抗朝廷清丈田地罪斬之。按制報與皇上知悉。
寫畢,收筆。
這樣報上去,內閣票擬的意見肯定是無關痛癢的,他們不會給皇上添麻煩,票擬個什么‘案情詳情為何’之類的屁話,到了皇帝那邊,皇帝也不會多說,因為這與丈量田地有關,哪怕知道有什么貓膩,那也不會多說,九成就是寫上三個字:知道了。
如此一來,這件事就辦完了呀。
哪怕有人去懷疑,也都是陸為民之流。要么性格耿直、要么意圖給丈田添堵,這兩種人任何一個都沒有在皇帝面前說話的機會。
既然如此,萬事大吉了。
還什么查案了,實情了,真相了,統統都沒有。
原來張璁還準備去解釋,現在連解釋也不需要了,皇帝根本不想聽,皇帝想要聽到的就是齊東縣有多少田、多少戶、丈量得情形如何,有多少隱田,僅此而已。
張璁在這個瞬間也‘進化’了一層,他畢竟還是頭一次當閣老,以往覺得對皇帝忠誠就是要知無不言、竭力辦事、報效皇恩、絕不背叛。
現在才發現,真正的把官做到皇帝心里去的臣子,那都是該說的說,不該說不要說,關鍵是這個度拿捏的準,且皇帝也知道你拿捏的準,那仕途必然一路輝煌,就是首揆也不在話下。
先前聽聞天子對王鏊略有不滿,他始終不能理解,現在終于明白過來了。
天子不是要求臣子什么‘壞事’都不能做。
朝堂本身也不是這樣的。
而這,還是要感謝一下高懷。
所以他特意將人叫了過來,把自己改過的奏本給他看。
高懷也是個妙人,也將自己寫好的往宮里遞得急遞給張璁看,兩人相視而笑,“閣老可不要覺得是咱家在告閣老的狀啊。”
“當然不會,當然不會。”
這樣寫其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不一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甸市|
黄梅县|
平利县|
阜新|
毕节市|
措勤县|
阳东县|
米易县|
阿克苏市|
佛坪县|
鄱阳县|
固阳县|
修武县|
固原市|
崇左市|
甘谷县|
唐山市|
任丘市|
渑池县|
甘德县|
西乌|
安国市|
兰溪市|
汝阳县|
香格里拉县|
遂溪县|
施甸县|
汽车|
鄂托克前旗|
怀远县|
青川县|
洞口县|
通化县|
太仆寺旗|
沙坪坝区|
资兴市|
岑溪市|
光山县|
高邑县|
东莞市|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