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人家一邊把周圍的村子給維護好,一邊幫朝廷出謀劃策,所有的一切都那般自然。 在村子富裕的時候,偏偏影響著整個朝廷。 當所有的事情綜合起來后,才明白,中都被盯上了。 高人利用了天時、地利、人和,算無遺策。 自己建中都的時候,高人出現(xiàn)在下丘村,人家一句勸阻的話都沒有。 即便到今天,還是如此,對方不說建中都對不對,反正就是釜底抽薪,關(guān)鍵的人手全得安排出去。 干旱要不要應(yīng)對?能賺很多錢的堿挖不挖?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牲畜飼養(yǎng)、人的藥,燒不燒鹵? 關(guān)鍵這些都在那一片地方,堿礦在、鹵在,干旱也在。 “重八,標兒,吃菜,人家沒害咱,人家蓋新房子根本沒用什么木頭,木頭都做門和打窗戶了。 豈不是告訴咱們,修中都也不用那么多大木頭?把木頭拿來造船。 照此看,那人算計之深,千古未聞,絕非某個敗軍之將之謀士,不然……” 馬皇后讓丈夫和兒子喝酒吃菜,下丘村做的這個肉怎么吃都不膩,更不存在腥臊之味。 朱元璋吃口肉,確實香,他端起酒:“標兒,你寫信問問。” 朱標猶豫一下:“爹,不如先說建水軍的事情,問怎樣建,而非該不該建?是否停建中都。” 朱元璋一愣,隨即笑了:“哈哈哈哈~我兒想得周全,自當這般詢問,怕是高人也不敢直接叫停中都,才如此布局。” 他認同兒子的操作,對,別問中都,涉及太大,由側(cè)面打探。 實際就是朱元璋也怕高人,太能算計了,一步頂一步,關(guān)鍵你不走還不行。 他不是告訴你應(yīng)該怎么做,而是他先做出來讓你覺得你必須那樣做。 人家從來沒坑害過誰,同一個縣的村子有事幫忙,甚至搭料給燒了房子的人蓋新房。 別人牲口生病了廉價賣,他教辦法處理,抬高價錢買。 兩府官員被行賄,卻不要求官員為其牟利,甚至主動捐錢給養(yǎng)濟院。 更何況獻給宮里的一個個方子,從哪一方面都挑不出毛病。 下丘村家家戶戶起二層樓,又不逾制,最大的食堂沒有飛檐和五個主梁。 不到兩年的時間,一個人怎么能夠做到如此程度?他怎么就能讓下丘村的人信任?除非他是那個傻子守村人,呵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