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元璋的意思是告訴寧國府的官員與宣城的官員別著急,好好呆著。 “要么正常來升,你們能升多高?提一品?可以多賺俸祿?”朱元璋把話擺明了。 “臣愿意當知府。”宋知府表態,其他人跟著說可喜歡這里了,打死都不走。 李知縣也說實話:“在這里當官,又能拿到下丘村的好處,又可以自己養竹鼠、家禽賺錢。 朝廷發的那點俸祿,不夠干啥的。逢年過節的,臣家中就偷摸做點冰糖,也不賣,走個人情什么。 別人不知道哇!回禮的時候按照那東西回,我非推托少要。 家里的孩子就不缺糖吃,還有肥皂香皂,都從下丘村拿。” 別的官員跟著點頭,表示李知縣說得對,咱們哪怕為了這個好處,也不想走。 “嗯,嗯嗯!”朱元璋頷首:“關鍵要配合下丘村把一應事情做好,不可陽奉陰違。 咱不準官員貪和占,是怕官員坑害百姓,下丘村的東西,咱也沒少占。 過完端午再走,提前送回去粽子等吃食給家里,咱這叫……高薪養廉,對,是這個話兒。” 說完他看向等在旁邊的官員,點下頭。 對方上前:“陛下,一畝畝的單獨計量,都是一石七斗往上,想來沒收的也差不多。” “好!再送到北地去種,到時哪怕維持在一石五斗,也比原來多出一大截。”朱元璋露出笑容。 他知道別處種不出來一石七斗的產量,種地不僅僅在于種子,還有隨時照料,要講方法和技巧的。 不過好的種子就是比原來的強,每一個穗上的種子更多,顆粒更大。 種糧的百姓多出來五分之一的產量,就不會害怕青黃不接的時候。 人一餓就容易生病,孩子本來長身體的時候,吃不飽,餓得皮包骨頭,看著可憐,自己小時候…… …… 五月初四,大明地圖臨摹完畢,所有參與臨摹的人,一人獎賞一貫錢,二十個肉粽子、二十個棗粽子、二十斤咸魚干,送走。 而官員們昨天就開始給東西了,朝堂上的按照品級來算,像胡惟庸和汪廣洋,一人一百貫的東西。 其他官員依次遞減,護衛的軍士們也有最少一貫錢的東西可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