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里長看看馮貴:“陛下,爛泥灘子其實是地勢低,而且那里的石頭和沙子少,都是淤泥。 淤泥無法直接種作物,人下不去,只有野草長在上面,人過去就往下陷。 最好的辦法是清淤,一直掏下去,把淤泥都給掏出來。 那個淤泥不能立即拿來肥田,里面有不少蟲卵,需要曬,曬干干的。 再往里拌石灰,如此把蟲卵全殺死,到明年就好辦了。 挖出來的大坑,由于地勢低,不處理地勢,還要積水,依舊種不了農作物。 干脆種荷花,放幾條船,鴨子和鵝就有了更多的地方呆著,魚蝦養與不養都無所謂。 旁邊的河能連上就最好了,挖個渠,到時自有魚蝦進去,螃蟹也不建議養……” 里長想一想,還是認為掏出來好,把爛泥灘子變成池塘,就有蓮子和藕。 人家就在河邊,單獨養水產屬于吃力不討好的行為。 到時候不但種荷花,還要種雞頭米,這個是藥,或者在岸邊一圈種水紅花子、石菖蒲。 不過必須留出來路,甚至專門鋪上石子分隔一片片區域,否則看著跟原來的爛泥灘子沒什么區別。 那種爛泥灘子給人的感覺十分不好,總覺得能陷進去,即便白天都繞著遠走。 里面的蚊子、蟲子、拉拉秧、螞蟥、蜘蛛、蜈蚣等等,反正看著就難受。 里長把這些事情說出來,覺得差不多了。 旁邊始終沒出聲的憨憨開口:“草,拉,拉,種,嗯!嘿嘿嘿嘿!” “對,憨憨說得對,種拉拉秧,咱們村就種,不是平放在地上種,那樣種一片也沒有多少,還占地方,瞧著亂。 它需要搭架子,像豇豆、黃瓜,豎起一跟棍子,讓它順著往上爬。 如種地一般,一排排的棍子立起來,就長出來一條條的拉拉秧,它是藥,也是做啤酒的東西。” 里長反應過來,拉拉秧倒是不缺,只是百姓們不愿意采摘。 單獨種,看著規整又方便。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