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得回去了,孩子們快醒了。” “我要看書。” “我睡覺,渾身酸疼,昨天累壞了。” “對對,睡覺,明天又要帶孩子。” 受到了鼓舞的生員們立即跑回去做自己的事情,很怕落了隊,被淘汰掉。 …… 生員們恢復了原來的生活節奏,秦淮河的堤岸加固卻并未結束。 胭脂河的修通方便了往來,卻也使得秦淮河要承擔更多的水量。 更多的人到秦淮河沿岸裝填砂石,準備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險情。 放在那邊的人數多,便使得應天府的勞工市場缺少人手,勞工價格上漲。 五月十八一早,朱元璋開朝會,一群尚書在左右丞的帶領下進殿。 簡單的禮節之后,朱元璋開始提問:“今秦淮河水遇雨暴漲,應天府商業繁忙,勞作之工不足,當怎般施為?” 群臣互相看看,戶部尚書楊訓文出列:“陛下,當征今年未服勞役之人前來修筑河堤,此事易爾。” 其他人微微點頭,對呀,召勞役,今年似乎沒怎么用他們。 朱元璋看楊訓文一眼:“眼下用工價貴而勞役抵扣卻賤,凡征召勞役,其必出錢財以替。” 大家一聽,有道理,確實是如此啊! 以前百姓拿不出錢財來,按照一個人擁有的田畝來計算,一畝地不想出來白干三十天,就拿兩升五合的糧食。 十畝地則是二斗五升,二斗五升的糧食才多少錢?出去干三十天活兒多少錢? 結果則是大家全出糧食,然后干活賺錢,糧食價格不能漲那么快,否則朝廷先不答應。 如太平府、寧國府此刻種田的一年兩茬,人家才不跑出來折騰呢! 不就是糧食嘛!給!多加一倍也沒問題。 三十天,在家養養雞、種種菜、找找草藥賣,早把服役的錢賺回來了。 那么只能是佃戶,佃戶如果佃契未結束,必須給主家干活,田主就得出一石的糧食。 不過今年有許多佃戶就不佃了,他們也出來找工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