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早早就聽說兄長中午到這邊吃好的,忙完店里的事情便跑到此。 朱標喝口加了冰塊的酒:“朱里長,有人說干活的人價錢低了,百姓生活便不易,此事確實如此?” 里長明白了,有大臣找事兒,他沉吟下:“收入同樣與物價有關系,在用工荒的時候,工錢高,是單一收入群體的問題。 應天府作為大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必然會變成高收入、高物價的地方。 然,那應該是個緩慢的過程,不可以在突發情況的時候,短期擾亂市場經濟。 一個地方的物價上升,應該在多個經濟群體一同提升后再提升,如此方能穩定。 若不立即解決用工荒,整個南京的百姓生活便被擾亂。 咱的居必七就會有人琢磨到外面賺大錢,咱們為了留住人,只能提高工錢。 成本上升,為了保證利潤,最簡單的辦法是漲價,其實不漲價也行。 咱們不漲,不代表別人受到沖擊后不漲,當都漲價時,務工人員高的工錢被扯平,他們再要更高的工錢。” 里長用最直白的話來解釋通貨膨脹的問題,會惡性循環。 朱標想一想,說道:“這個我知道,朱里長剛剛說不漲價也行?” “對,不漲價的方法是通過技術手段降低成本,咱們必須拿出來更好的技術,讓原來五個人干的活,一個人就能干好。 那么咱們給這個人漲工錢,并不會使咱們賠錢,技術越好,利潤越高。 尋常的人用不了,他們不會專門琢磨更好的技術,只能承受市場沖擊。” 里長提到技術研發的問題,之前就有人提出來好技術,朱樉一次獎勵不少錢。 居必七和啤酒店的雇工,無時無刻不在琢磨怎樣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只要想出來一個,看能提高多少效率和降幾許成本,多的話,一次獲獎能抵好幾年的收入。 朱標聽過店鋪的激勵模式,與戰場上重賞一樣,非常管用。 他點點頭:“當前的工錢屬于合適?” “合適,至少要等過完年,才能再漲。”里長肯定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