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守村人正文卷第四百零三章不意金錢學堂辦“陛下,喝酒否?”里長見周圍都是自己人了,壓低聲音稱呼。 “喝些冰鎮的黃酒?!敝煸跋胍幌?,下午沒事情,今天刻意騰出來的工夫。 有人去取黃酒,朱元璋繼續打量四周,扭頭問:“一個格子五文錢,多久能把投入的錢收回來?” “指望租攤位回本不可能的,按照應天府的房價來算,這么大一片地方,下丘村要花很多錢才能租下來。” 里長說實話,下丘村直接占的,理論上應該掏錢。 即便與宮中合作,宮中也不能不算地皮錢。 朱元璋微微頷首,繼續聽。 里長自然得說出來:“如此大的地方,用來分格子的區域只占了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才是真正賺錢的商鋪。 南京現在的臨街鋪子已經都有了主,其他商人想要開個店鋪,只能從別人的手上盤過來。 能夠提供的店鋪數量并未增加,反而推高了經營成本。 所有的成本最后都要落到買貨人的身上,增加百姓消費成本……” 里長先簡單說下南京當前的情況,房子越來越貴。 接著他又為朱元璋講土地價值與生活成本的關系,與單位面積人口的多少成正比。 那么下丘村剩下的三分之二土地,就用來建商鋪出租給商人,價錢比別處低。 更關鍵的地方在于這里三分之一的地方有很多攤子,過來吃飯的人多,就是客流量大。 吃完飯,或者前來吃飯的人到別處轉一轉,或許就能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那么他們就能消費。 百姓平時需要什么東西,會去專門的店鋪夠買,貨比三家。 等到這里時,正好溜達,看到有很多店鋪,就很可能想著家里需要什么,然后買到手。 屬于誘導式消費的一種,商鋪自然銷路多。 像居必七,他就有著盒飯店的客流加成,有人吃三文錢的盒飯,不代表他們賺的錢少。 吃完飯,一抬眼就是居必七,想著家里的醋是不是少了?買點吧! 同樣福華樓也有著圖書館的客流加成,有的官員什么的休息,也愿意到圖書館看看書。 或者富商,感受下文化的氣息,轉頭餓了,對面有酒樓,進去吃,要不讓酒樓送來。 “原來五文錢一個格子的攤位是用來讓此處人多起來的,好算計?!? 朱元璋端酒,向里長示意一下,當然他不是敬里長酒,而是背后的高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