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守村人正文卷第四百零七章宣傳初提抽文盲“方才咱也沒吃多少,又溜達這么長時間,現在適合吃什么?” 朱元璋看著外面的大雨,聽著里長說的話,還想喝兩杯。 “陛下,吃烤串和炸串兒,喝啤酒?晌午前咱們吃的,到現在快兩個時辰了,天都暗了。” 里長估算下,陛下之前就沒吃多少東西,一直聽自己講解。 “那就……嗯!解手的地方……等我。”朱元璋說著就要去茅房。 這里沒有專門給他提供的廁所,他就只能去大坑。 好在大坑也沒什么問題,里面有熏香和毛邊紙。 等朱元璋回來,串兒都烤上了,朱聞天在旁邊炸吃食。 他炸悶子,就是做香腸的下腳料湯的悶子,也炸之前海邊送過來的蚶子肉。 蚶子一般在淤泥中生長,它自己長大的時候,寄生蟲也跟著它長。 有的蚶子及這類生物,承受不住寄生蟲,就在生長的過程中死去了。 而有的頑強地活下來,所以海邊的人不喜歡吃這種東西,因為就算是煮完了,吃了也生病,因為溫度不夠。 現在朱聞天炸,這個溫度夠,所有的寄生蟲都被炸成蛋白質了。 就算是短時間內能抗一百三十度的寄生蟲,在沸騰的油中炸一炸也得掛。 “都是海產品?”朱元璋一下子看出來情況,這個安排顯然是刻意的,那他就得問。 “本來是沒有這個的,其實這些要用來晚上做主打菜的。 陛下突然想吃,只好拿出來給陛下看看,咱們現在吃的是鮮貨,以后吃干貨泡發。 內陸的很多地方,根本接觸不到海貨,有的能夠將將接觸到海貨的地方,為了能吃點干海鮮,要花幾文錢。 就是火鍋的煮啊!把一些很小的小螃蟹,還有牡蠣干、扇貝干、紫菜放進鍋里。 其實真正的隔閡,并不是商品價值定位與流通的隔閡,而是信息交流的隔閡。 朝廷政令傳播受阻,地方教派卻能夠通過走小路等方式到各處繼續傳教。 甚至地方守關、勘驗路引之人,也會是某個教派的信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