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以游玩的心態進迷宮就很開心,不過那不可能,迷宮中自己的掌握就差了。 最簡單的心思就是你憑什么讓我來猜謎?我幾個炸藥包就給你炸平了。 但孩子不一樣,他們不會從迷宮的更高角度來判定,只是愿意參與游戲。 人的認知一個是親身體驗,一個是別人教導。這叫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 那么一個人的開心與否,難道就可以通過經驗來傳遞? 陛下的開心與李淵的開心一樣嗎?與李世民、李隆基一樣嗎? 陛下不開心了是吧?因為想到了自己的兒女以后怎么辦, 那李世民玄武門奪了權,李隆基又一次在玄武門奪了權?!? 里長感覺朱元璋迷茫了,立即在旁邊勸起來,不要想那么深。 “說得對啊!越怕什么,什么就過來,這迷宮的洞里有多少關?” 朱元璋很快理解了,他知道前朝的那些事情,感覺怎么都避免不了。 朱聞天在旁邊看著,明白朱元璋的心思,同時也認可這個規律。 避免不了,因為官本位的社會形態就是如此,許多人恨著當官腐敗的人,同時更懊惱自己不能當那樣的官。 “從這里出去是什么?”馬皇后一直跟在身邊,她想知道下丘村給自己的好大孫劃了多大的地方。 “這個過程很短了,即便答錯了,也會很快出去,只是少一點獎賞。 咱們的目的是激勵孩子多學點,并不是要用此手段來坑害誰。 游戲終歸要有個限度,不可能說孩子答不出來了,就給退回去。 那樣孩子會做噩夢,從而讓孩子對一些事物產生恐懼感和不接受感。 這個答題的迷宮階段,如果孩子真的苦惱了,會立即降低難度?!? 里長說明情況,這就是憨憨的理念。 可以通過一些游戲來帶動孩子,卻不可以在這個游戲中傷害孩子。 孩子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摔倒了,把膝蓋和手肘弄破了,那個無所謂的。 孩子更在乎精神上的東西,他們更愿意獲得認可。 顯然,朱元璋和馬皇后在這個方面的知識底蘊就不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