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新章節(jié)重新發(fā)布-《囚妄》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新章節(jié)以重新發(fā)布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又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簡稱《金剛經(jīng)》,是大乘佛教重要經(jīng)典之一,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頌持。《金剛經(jīng)》于公元前994年間(約中國周穆王時期)成書于古印度。是如來世尊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長老須菩提等眾弟子的對話紀(jì)錄,由弟子阿儺所記載。

    《金剛經(jīng)》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金剛經(jīng)》屬于《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中般若部的經(jīng)典之一,主要講述大乘佛教的空性與慈悲精神。《金剛經(jīng)》旨在論述成道境界,即無上正等正覺,在佛教中亦為“不可說境界”,故盡管經(jīng)文篇幅短小,其文字結(jié)構(gòu)仍然晦澀復(fù)雜。經(jīng)文中強調(diào)“真理”本身的不合邏輯,必須躬親體驗才能感悟,而無法透過文字和簡單邏輯推理而得。由于其精神與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理念相契合,《金剛經(jīng)》在禪宗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后的禪宗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影響也隨之源遠流長。

    《金剛經(jīng)》文義次第的艱深為古印度學(xué)者所公認(rèn),如無著說:“金剛難壞句義聚,一切圣人不能入”。依龍樹所示《般若經(jīng)》的“兩番囑累”,《金剛經(jīng)》的“初問初答”即宣說“般若道”,“再問再答”宣說“方便道”。《金剛經(jīng)》側(cè)重廣觀萬法(《心經(jīng)》則側(cè)重觀身心五蘊),闡揚發(fā)菩提心,行無我的大乘菩薩道;徹始徹終歸宗於般若無住的離相法門,以此明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jīng)》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譯文】

    我聽佛是這樣說的。當(dāng)時,佛祖釋迦牟尼在舍衛(wèi)國的祗樹給孤獨園,和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時,世尊到吃飯時身著法衣,捧著食缽,進入舍衛(wèi)國都城化緣。在城內(nèi)乞食,化緣完后,回到住處。吃完飯,收好法衣和食缽,洗完腳,鋪好座墊就開始打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yīng)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yīng)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樂欲聞。”

    【譯文】

    這時名叫須菩提的長老,從眾比丘中離座站起來,右肩袒露,右膝著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對佛說:“舉世稀有的世尊啊,(佛)您要求各位菩薩好好守護住自己的心念,要求各位菩薩常常警示自己。世尊啊,那些善男善女如果也想修成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之心而成佛,那您說怎樣才能守住心念,才能排除邪念的干擾呢?”佛回答道:“好啊好啊,問得好!須菩提,就像你所說的,佛要求各位菩薩好好守護自己的心念,常常警示自己。現(xiàn)在你認(rèn)真聽著,我來告訴你。善男善女想修成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之心而成佛,應(yīng)該像這樣守護心念,像這樣排除邪念干擾。”須菩提說:“我正在認(rèn)真聽著,世尊,我很愿意聽您再講下去。”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shù)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譯文】

    佛告訴須菩提:“諸位菩薩,大菩薩,應(yīng)該像這樣排除邪念的干擾。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濕之處腐爛而生的,其他物質(zhì)幻化而成的,有形的,無形的,有思想的,無思想的,沒排除雜念的,排除了雜念的,我都使他們滅度而入無余涅槃的境界。雖然我滅度了無量、無數(shù)、無邊的眾生,而實質(zhì)上眾生沒有被我滅度。”“這是什么緣故呢?”“菩提,如果菩薩心中還有自我相狀,他人相狀,眾生相狀,長生不老者相狀,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薩。”

    “復(fù)次,須菩提!菩薩于法,應(yīng)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yīng)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于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fù)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yīng)如所教住。”

    【譯文】

    “再說,須菩提,菩薩修行佛法,應(yīng)該是無所執(zhí)著,無所布施。也就是說布施而離開布施相,不要執(zhí)著于聲音、香氣、味道、觸摸、意識的布施。須菩提,菩薩應(yīng)該這樣布施,不要執(zhí)著于表相的布施。”“這是什么緣故?”“如果菩薩不執(zhí)著于表相作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須菩提,你意下覺得如何?單是東方的虛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來嗎?”“不可思量,世尊。”“須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虛空廣闊,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嗎?”“不可思量,世尊。”“須菩提,菩薩不執(zhí)著于表相作布施,他的福德也像這樣大得不可思量。須菩提,初發(fā)菩提心的菩薩只能按我教你的方法來修行。”

    “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譯文】

    “須菩提,你認(rèn)為可以憑佛的身相來見如來否?”“不可,世尊。不可以身相來見如來。”“為什么呢?”“因為佛所說的身相,也就是非身相。”佛告訴須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身相,都是虛妄不真的。如果能把各種身相都看成非身相,你就見到如來的法身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后,后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dāng)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fù)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yīng)取法,不應(yīng)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

    【譯文】

    須菩提對佛說:“世尊,如眾生聽到佛剛才所講的道理,那他們還能信佛嗎?”佛告訴須菩提說:“不要這樣說。我寂滅后,過五百年將有修持佛法成正果的,對我剛才說的道理能理解,他們會認(rèn)為此理真實可信。應(yīng)當(dāng)知道,這些人不是從一個佛、兩個佛、三四五個佛那兒來培植自己的善性的,而是從無數(shù)個佛那兒來修行種善根,他們聞?wù)f我剛才所講的道理,將在一念之間產(chǎn)生空靈潔凈的信念來。須菩提,我全都能知能見,這些眾生能修得不可估量的福德。”“為什么呢?”“這些人不再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種錯誤想法,他們心中沒有佛法的表相,也沒有非佛法的表相,沒有任何惦念了。”“那又是什么原因呢?”“這些人如心中存有相狀,那就會執(zhí)著于自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長壽者的相狀;如心中有佛法的相狀,也就會執(zhí)著于自我、他人、眾生、壽者的相狀。”“這又是為什么呢?”“如果心中有沒有佛法的表相,就會執(zhí)著于自我、他人、眾生、壽者。因此,我們既不應(yīng)該執(zhí)迷于佛法的表相,也不執(zhí)迷于沒有佛法的表相,不要有任何惦念。因為這個原因,我常說你們這些比丘,應(yīng)知道我所說的法,就如同渡河的木筏,過河上岸后就不用惦記它了。對佛法尚且都該這樣不要執(zhí)著,何況對于非佛法呢!”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大田县| 崇义县| 宜兴市| 福安市| 益阳市| 黄陵县| 高陵县| 冕宁县| 雷山县| 新津县| 万源市| 赤城县| 海淀区| 上犹县| 安化县| 清河县| 双流县| 保康县| 溧阳市| 双鸭山市| 运城市| 泰顺县| 正宁县| 英吉沙县| 浦县| 武威市| 南皮县| 舒城县| 新竹县| 重庆市| 开封市| 五华县| 大安市| 岚皋县| 麻栗坡县| 当涂县| 嘉义县| 扎赉特旗| 陕西省|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