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妖、獸本同源,以前信奉妖神廟時,《萬妖鑒》上并不曾有記載過“妖食禽獸(此處指飛禽走獸,簡稱禽獸)”的情況。 《萬妖鑒》是出自那位儒教大圣人之手,起初的目的也是為了方便教化,畢竟圣人說過“有教無類”。圣人覺得既然妖也是生靈,當然也同樣享有被教化的權力。 ...... 骸骨的盡頭,有一石洞,洞內仿佛有微光。 幾人入洞,洞中倒是沒有骸骨,眾人都覺得奇怪。微光處,另有一狹窄洞口,僅容一人通過,幾人合計一番后,孟懷安在前,羅忠在后,相繼進入窄洞內。 幾人繼續走了約莫半盞茶功夫,忽然變得開闊明亮。眼前土地平曠,湖河交織,石橋拱立,湖中有輕舟緩行。湖畔房舍儼然,阡陌之中,黃發垂髫,怡然自樂。 天上的紅日霞光萬道,如詩般靜謐安寧,好一個世外桃源。 “羅頭,你快看那人,是不是袁指揮使大人呀?”陸丞發出驚呼,語出驚人。 羅忠望去,那座進村的石橋上,站著一人,他看得眼皮直跳,還真是袁牧! “是袁大人,我們趕緊過去吧!”羅忠激動的說道。 分司四人齊齊加快速度,朝著石橋走去。 孟懷安總覺得哪里不對,事有古怪,“商慶,我們要不要過去?” 商慶沉吟一聲,“去看看吧,我們見機行事。” 袁牧站在橋上,微風輕輕,衣袂飄飄,金色的余暉撒在他身上,沒有影子。 羅忠幾人全然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中,并沒有發現這一異常。 “袁大人,還真是您??!”陸丞很開心,笑得像個孩子。 袁牧笑道:“羅忠,陸丞,楊楓,吳二,你們是怎么找到這里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