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喬爾雅和蕭錦佑在喬父喬母的幫助下用了一周時間才把東西搬完。 這期間為了給床上騰出空間,他倆半夜不能睡覺,可憐兮兮地蜷縮在床腳,被床上的米面糧油飲品包圍,弱小可憐又無助。 好在這床是大床,相當于小型貨車的車廂,節省出來的空間能堆放不少東西。 喬爾雅無比想吐槽,誰家的床上全放米面糧油啊喂! 更可憐的是蕭錦佑,他一個古人,作息規律,早上五點起床,晚上八點入睡。這一周他每天都堅持十二點前不合眼,畢竟睡覺會占地方。 不過因禍得福,他察覺到喬姑娘對自己并非無意,這讓他無比雀躍激動。 就在他們每天半夜往回搬東西的時候,瓊州府城的修路進展如火如荼。 畢竟只讓知府出一半銀錢,若他還不同意未免不知好歹。 水泥路從安王府門口開始鋪設,這片地段人煙稀少,占地面積大,也是讓那些城內員外富戶看看這水泥路的效果。 修路終于有了進展,喬爾雅十分高興。 然而被征壯丁的村落,卻陷入悲痛絕望。 自古以來被征去修河堤、挖運河、修長城的男丁九死一生,能活著回來已是萬幸。 若不是家中沒有銀錢打點,誰都不愿讓兒子/丈夫/父親被官府抓去服徭役。 若是吃苦受累還好,就怕沒了性命。 但村民們不知道,這次不一樣。 被官差征走的壯丁含淚與家人辭別。他們從村落被帶來到府城,得知每日只需要和泥鋪路就給他們管三餐和發工錢,大家紛紛愣住。 服徭役還管飯發錢?這可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天大奇事! 其中不乏有悲觀的人,管飯只是為了不讓他們餓死,說不定吃得還不如豬食。 于是在吃第一頓飯的時候,他們受到的驚嚇比驚喜還要多。 這真的只是來修路嗎?難道不是給王爺修陵墓才讓他們吃如此好?細米白面饅頭,有葷菜有湯,他們一年都吃不到幾回。 伙食每日如此,他們臉上不見高興,心里壓抑恐慌,總覺得像是斷頭飯。 他們含淚吃了一頓又一頓,寧死不做餓死鬼,直到修完路回家還神情恍惚。 就這么回家了?真的不讓他們陪葬?那為何好吃好喝供著他們還給發了幾百文工錢? 甚至有人摸了摸自己胳膊大腿。修路的活雖然累,但飯菜管夠,他們在家種地上頓不接下頓,餓得細胳膊細腿,干苦力反倒養了一身腱子肉?! 等他們完好無損回到家,家人皆以為見了鬼。 若不是鬼,為何自家兒子/丈夫/父親被征走沒幾天就安然無恙歸來?不僅如此,他們還比離家之前壯碩不少,衣裳穿在身上都緊繃,真的不是鬼魂嗎? 家人得知男人們已經服完徭役,甚至管吃管喝給發工錢,她們第一反應不是激動,而是把手放在男人額頭,問他們是不是腦子壞掉了。 官府征壯丁給發錢?覺還沒醒呢吧! 而當男人們從懷里掏出幾百文錢,一家人驚呆了。 他們還是不相信官府會如此大方,于是出門詢問同村服徭役的壯丁。 與此同時,里正把被征去的男人們聚在一起。男人嘴笨,在他們七嘴八舌的解釋下,這才真相大白。 原來他們被征去給府城修路,包括給他們管飯和工錢,皆是安王提議。 梳理完來龍去脈,這些村落的百姓無一不對安王感恩戴德,甚至有人開始后悔沒有主動去服徭役。 老百姓的想法很簡單,誰對他們好、讓他們吃飽穿暖有錢賺,那就是他們的恩人。至于安王是廢太子?那肯定是受了奸人所害! 民間夸贊傳到王府時,喬爾雅正在寫菜單。 水泥路是第二天鋪到她的美食街,明天差不多再澆一次水就能通路了。 “姑娘,這次王爺在民間支持如此高,城內不少閨秀都在打聽王爺是否婚配一事呢。” 喬爾雅不明白云裳的反應為何這么大:“為什么那些百姓突然開始支持王爺?” 最近王爺和鐘舅舅時常在書房商討正事,王府出現很多生面孔,她特地回避也沒問他在做什么。 難道在他們沒關注的地方,有人使陰謀想要捧殺蕭錦佑?水稻種子才發芽,那幾戶人家比別家晚育苗半個月,水稻收獲還早著呢。都不到豐收的時候,百姓夸他什么? 喬爾雅心里飄過若干種猜測,心里隱隱擔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