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砰砰砰! 空間里,又一次,實驗失敗,材料并沒有達到預期標準。 此前,周濟民就搞出了一種適合航空發動機的耐高溫材料,甚至耐高溫度數還不低呢。 然而這種材料卻有缺陷,強度不夠,耐腐蝕性方面也差強人意。 因而周濟民只能尋找其他替代材料,或者跟其他金屬材料進行合成。 過程繁復,又需要很多實驗。 這不,剛才又失敗了一次。 導致鈦鋁合金單晶復合材料的研發進度,一直慢得跟烏龜爬似的。 其實,如果搞掂了鈦鋁合金單晶,那么其他材料方面,周濟民就可以快很多了。 畢竟鈦鋁合金單晶的葉片,就是在渦輪前端這邊,是整個航空發動機的核心部件中的核心位置。 這部分渦輪葉片的要求很高,首先是耐高溫方面要達到要求。 最基礎的就是兩千度,鈦鋁合金單晶一旦研發成功,最起碼可能耐高溫到三千七百多度。 這個數據,絕對是史無前例的。 畢竟渦輪葉片能承受住三千七百多度的高溫,意味著航空發動機的推力更加強大。 “麻蛋,勞資就不信了,這計劃表里面還有上萬種匹配方案,總有一種可以達到預期效果吧?” 周濟民被眼前的實驗搞得灰頭土臉,心態差點炸裂。 就這,還是因為在空間進行研發,一切都是可控的。 要是在現實世界,這些合成材料的實驗肯定沒那么好說話了,指不定會傷到人呢。 接下來一段時間,周濟民依然是在空間里忙活著研發的事,偶爾帶著孩子、小金魚去挖藥材。 盡管外面的天氣很熱,但孩子們可不會一直待在家里,加上小金魚時不時總想著去挖藥材。 主要原因是之前周濟民說過,他挖到了百年人參。 所以,她也想挖到這樣的人參,然后發點財,買房! 她四哥已經買好了房子,就選在南剪子胡同附近,很近,也就幾百米左右。 是一套一進一跨的四合院,大概五百多平米。 雖然不如她大哥的房子那么大,但是小金魚很羨慕啊。 以前她做夢都想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現在她做夢都想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 可她現在只有十歲,能賺錢的方式、手段都很少,甚至可以說沒有。 因此,只能纏著她大哥,看看有沒有可能挖到上百年的人參,然后換錢買房。 只是可惜,整個七月份,她跟著她大哥逛了很久,愣是沒有找到上百年的人參。 甚至,連三十年份的人參都沒有見到過,只挖過到十幾年份的人參。 這樣年份的人參,不值什么錢。 讓小金魚很是氣餒。 除了這些,周濟民還關注著超級電腦的研發進度、聯網速度的發展、紅星公司自動化設備自研進展等等。 他只是關注,并沒有參與進去。 原本,他以為接下來都是這樣的平澹小日子,誰知道,在七月的最后一天,接到了來自南方小島的來信。 于是,他這才第一次離開家門,驅車來到了第三鞋廠。 第三鞋廠這個地方,跟去年相比,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跟之前那個老破小的鞋廠相比,眼前這個超級大門,用一塊巨大的石頭當門面的鞋廠,直接讓周濟民完全認不出來了呀。 門口站崗的八十歲老頭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四位神采奕奕的保衛科科員。 “這位同志,請出示您的工作證,請問您找誰?有什么事情嗎?” 車上的周濟民,表情十分驚訝。 看了看站崗的幾位科員,把自己的工作證遞了上去,道: “是這樣的,我找你們的褚廠長,請問他在什么地方嗎?” 短短半年時間,他都不知道第三鞋廠還有這樣大的變化,簡直就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呢。 去年過年之前,他找到第三鞋廠,要求幫忙生產熒光兒童鞋的時候,那會兒的第三鞋廠攏共也才一百五十多號人而已。 可是現在呢? 廠房如此之大,光是周濟民在門口停留的這么一小會兒,就已經進出好幾輛大卡車了。 可想而知,這第三鞋廠是有多么繁忙啊。 如此繁忙的廠區,那么工人會有多少? 按照目前的估計,周濟民覺得少說也有三四千人吧? 當時,他從南方小島回來之后,就只是給了第三鞋廠一份發展計劃書,然后就沒有再來看過了。 畢竟他那會兒是已經處在休假時期了,怎么可能還會主動攬這些任務呢? 門口的保衛科員認真地看過他的工作證,然后肅然起敬。 還幫忙指引了一下褚廠長的辦公室位置,相當熱情呢。 “謝謝同志。” 謝過對方,周濟民驅車往里面走去。 循著剛才的指引,他找到了褚廠長的辦公室。 正在忙著打電話的褚廠長,油光滿面,半年沒見,都胖了十多斤吧? 反正一張臉,最少圓了一圈。 抬頭看到是周濟民,褚廠長那叫一個激動,直接掛斷電話,也不管對面會不會生氣。 快步上前,萬分激動地抓住周濟民的手,顫抖著差點說不出話來。 直到過了好一會兒,才道: “周主任,我可算是見到您了,您可真是我們第三鞋廠的大恩人啊......” 接下來的時間,都是褚廠長的表演時間。 說了很多非常激動的話,還說他找過呂千祥,想要當面感謝周濟民。 可是呂千祥說了,周濟民是在休假當中,不放面打擾。 實際情況是,老林急著想讓周濟民拿出關于航空發動機的成果,所以不想讓褚廠長去打擾周濟民。 畢竟相比超級電腦項目,航空發動機這種立馬見效的發明創造,才是內地當前急需的東西。 而褚廠長原本是打算自己去打聽周濟民的住處,然后親自登門感謝的。 呂千祥自然是看出來了,所以隱晦地提點了幾句,這才打消了褚廠長的念頭。 除了解釋這個情況,褚廠長還說了很多關于第三鞋廠的發展情況。 周濟民都還沒問呢,對方就自報家門了,倒也省得他多嘴問了。 他來第三鞋廠,自然就是想要了解第三鞋廠的情況。 在內地,熒光兒童鞋,目前就只有京城第三鞋廠被授權了,其他廠可沒有被授權。 可即便如此,短短半年內,第三鞋廠也是以橫掃千軍的姿態,席卷了整個內地和小島市場。 當初,周濟民把技術賣給金斯利這家伙的時候,可不包括內地和小島。 所以這兩個地方依然是由第三鞋廠霸占著市場。 然而,實際情況卻有些令人匪夷所思,這也是周濟民今天來第三鞋廠的原因。 通過褚廠長的敘述,周濟民現在也知道了第三鞋廠有多么恐怖了。 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的時候,周濟民帶著五萬雙兒童鞋奔赴南方的小島,尋找機會。 一九六四年一月份,第三鞋廠又接到了十幾萬的單子。 這個情況下,褚廠長不得不緊急向上面領導申請擴增鞋廠。 領導們也是知道這種情況,十分緊急。 因此火速審批通過了申請,并且派出工作人員幫忙協調,街道辦等單位幫忙協同。 短短一個月內,直接從一百五十多號人,變成了一個五百多號工人的大工廠。 原本以為過完春節之后,這個情況可能會有所回落。 誰知道,壓根就不是這樣的,而是訂單增多。 周濟民在一九六四年一月底回內地之后,有關兒童鞋的銷售工作就移交給了大華公司的人。 大華公司本來也不認為一雙兒童鞋能賣得有多好。 畢竟當時,周濟民在短時間內就賣出去好幾萬雙了,還賣那么貴,市場也差不多飽和了。 可是,出乎大華公司的意料之外。 零售的單子確實賣不動了,或者說平緩增速,沒之前那么恐怖了。 然而批發的單子,卻大量地從外面砸了過來。 這些單子,大部分都是以邁克爾為首的外商。 雖說金斯利已經拿到了技術授權,然而市場是大家的,又沒有禁止? 因此,邁克爾等外商從大華公司這邊拿貨,進貨價不是之前的二十二元,而是十五元。 前文已經說過了,生產一雙兒童鞋的成本,撐死也不會超過五塊錢。 十五塊錢的批發價,大華公司都賺麻了。 金斯利的工廠需要時間建起來,而這個空檔期,邁克爾等外商已經開始攻城拔寨了。 甚至去那些金斯利還沒有去過的市場,憑借著新奇、價格等優勢,拿下了眾多的市場。 盡管金斯利氣得直跳腳,卻拿邁克爾這些外商沒辦法。 畢竟金斯利無法制止邁克爾他們去小島那邊進貨。 于是,第三鞋廠幾乎是爆炸式地擴增,因為訂單太多了,跟雨點般打過來。 干旱了那么久的第三鞋廠,好不容易遇著這么大的雨,說什么也要接住啊。 于是,春節過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從五百多號人,一路狂奔到了現在的三千多號人。 并且目前還在增長當中,因為每星期都能接到上百萬的單子。 上百萬的單子啊,多么恐怖的量啊,褚廠長不瘋狂招人,哪那行呢? 第三鞋廠出來的貨,大部分都是直接賣給大華公司這邊,出貨價是八塊錢。 換句話說,大華公司能拿到七塊錢的營收,利潤也在五六塊錢以上。 而第三鞋廠的部分產量,則是賣給供銷社,價格就低很多了,基本上是沒有賺的。 可是沒關系呀,賣給供銷社這邊的量,基本上都把工人工資、原材料等支出給磨平了呀。 換句話說,賣給大華公司那邊的貨,基本上都是賺的。 一雙鞋就可以賺將近六塊錢,每周大概百萬雙,賺的利潤有多少,可想而知了。 每周能賺六百萬,一個月就是兩千四百多萬。 如此賺錢的工廠,在京城也是響當當的存在啊。 這么說吧,由于第三鞋廠的異軍突起,京城的流氓、小偷桉件都少了很多呢。 因為大部分閑散的社會青年,都被街道辦招募,進了第三鞋廠當工人了呢。 只要有工作,那么社會就穩定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