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各家婦人每日來六叔家干活兒已經習慣了,而且也各個歡喜。 不說后院整個是女人的天下,她們坐臥出入很方便,只說大嫂子楊麗華行事大方,從來不肯在小事上摳搜,每日幾乎都會給她們熬驅寒的姜湯,偶爾還會拿些瓜子花生的招呼她們歇一會兒,吃點東西! 最重要的是她們到了邰家,自家省了不少柴火燒炕燒屋子。 天氣冷了,來回不方便,中午她們干脆帶了干糧,隨便墊一口,晚上天黑再回家。 劉冬娘手巧,隨便切點兒白菜蘿卜就能熬兩桶湯,就算沒肉,但就著干糧,吃起來也香噴噴…… 總之,全都是好處,沒有任何壞處。 這日,老少婦人剛聚過來,就見楊麗華帶了春紅在庫房里對賬,她們以為要出貨,忍不住跟著高興。 因為出貨就代表作坊要進銀子了,她們也要開工錢了! 三嬸子家里的兒子回來貓冬了,就留在家里看孩子,她和兒媳都過來干活兒賺錢。 世上女人都知道,帶孩子是最辛苦的差事。 三嬸子的兒媳過來不是干活兒,更是偷偷喘口氣,于是每日都很興奮又勤快。 她一進院子就問道,“大嫂子,有什么活計需要我搭把手兒嗎?” 楊麗華心里還記著昨晚的事,實在笑不出來,就應道,“不用,就是一點兒簡單小活兒。一會兒要給你們多發點羊絨線,你們先歇歇。” 眾人都沒當回事,她們如今是熟手了,一日就能之處織出半條羊絨褲子,消耗的羊絨線自然很多。 這個時候,二丫從前院跑了過來,稟報道,“大伯娘,門前來貴客了。坐著大馬車,還帶了隨從,瞧著好厲害的樣子!” 貴客? 楊麗華心里疑惑,轉而想起皇子外甥就歡喜起來。 她匆忙囑咐三嬸子,“嬸子,你帶著大伙兒先干活兒,記得把院門拴上。” 三嬸子高聲應了,緊跟著關了角門,隔絕了婦人們往前院張望的目光。 三嬸子瞧著她們的八卦樣子,忍不住嘮叨幾句。 “都看什么呢,還不趕緊干活兒!小心開工錢的時候又互相埋怨開少了,干活兒時候抓緊一點,什么都有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