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果在那個時候,項羽想要殺死劉邦,劉邦是絕對沒有任何機會建立漢朝的。 但也就在這個時候,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謎團出現了。 被大家認為即將成為天下共主的項羽,居然聲稱自己得到了尋師的教導,要前往極西之地,也就是如今的尋洲。 要知道,雖然韓非和墨翟都有說過自己是尋師的弟子,但很多人都把他當成傳說。 所以,一部分江東貴族和墨家子弟,都認為項羽是瘋了。 但就在這一片反對聲中,項羽組建起了一支百萬人的隊伍,然后堅決的率領這支隊伍西行。 更讓人不解的是,當時對于中洲以外的土地完全不了解的項羽,居然成功的找到了一條最快,也是最好前往尋洲的路線。 雖然項羽在西行路上剛開始的時候,只想安全的通過那些路途上的國家。但是這些異族國家的人,并不了解項羽,也不知道項羽的目的。 他們錯誤的以為項羽是來滅亡他們的國家的。于是派出了大量的軍隊襲擊了西行的隊伍,這讓西行隊伍在剛開始西行的時候就損失慘重。 于是在損失了大量的子民以后,萬般無奈的項羽只好被迫反擊,滅掉了這些國家。 這是項羽的力量第一次出現在這片根本沒有誕生過內力的土地上,于是項羽很快就被這些愚昧的異族人稱之為神靈,因為他們認為只有神靈才擁有這么強大的力量。 在得知神靈要前往極西之地以后,這些人自愿的跟隨項羽,保護西行隊伍。 于是,重新整裝出發的項羽,最終安全的達到了尋洲,建立了大楚王朝。 大楚王朝建立的初期,因為人口太少,曾經有人提議要不招納一些較為文明的異族人,準許他們成為華夏人。 但是這個提議卻被項羽否決了。 因為項羽說他曾經在尋師面前立過誓言,尋洲只能由華夏人來統治,而內力,也不得傳給任何一個非華夏人,否則尋師就會讓他生生世世受到折磨。 所以,大楚王朝從一開始,就飽受人口稀少的影響。但就在這個時候,那位傳說中的尋師卻教給了項羽如何煉制最初始的傳功石的方法。 在傳功石出現以前,內力的傳承只能由達到傳承長老級別的內力高手傳承給普通人。 不僅麻煩,而且效率也低,所以從墨翟獲得內力到秦末這數百年見,整個華夏大地擁有內力的人不到一萬,這一萬人中,可以嫻熟的運用內力的人,更是不到一半。 而傳功石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象。 一塊中等品質的傳功石,可以使用五年。這五年期間,每天可以讓十個人獲得內力。 也就是說,一塊傳功石就可以讓一萬八千多人獲得內力。 而煉制傳功石的原材料雖然挖掘困難,但項羽剛剛抵達尋洲的時候,已經有不少煉制傳功石的寶石被異族人挖掘出來當做裝飾品。 所以大楚王朝很快便搜集到了大量的材料,煉制出了一百多塊傳功石,讓大楚王朝的六十萬子民都獲得了內力。 雖然這些人中很多都沒有修煉內力的天賦,但是一個獲得了內力的人,完全可以對付沒有三四個沒有內力的人,而那些專門學習過戰陣功法的江東楚騎,實力就更加可怕了。 在滅亡羅馬的戰爭中,兩萬江東楚騎便在正面屠殺了二十多萬羅馬軍隊,消滅了羅馬最精銳的軍隊。 這一戰,讓尋洲只剩下了華夏文明,也是這一戰,讓項羽意識到了,尋洲華夏人根本不需要分出人手去從事比如種田,養殖,織布等最低端的工作。 擁有絕對武力的華夏人,只需要建立一個一個人人都會內力的王朝,就可以讓那些異族人來代替他們完成這些工作。 于是,項羽很快就頒發了相關的政策,重新制定了國家制度。 第一:允許華夏人使用異族奴隸和傭人,并且禁止華夏人從事種田,養殖,手工業等最低端的工作。 第二:江東楚騎一分為二,變為江東營和楚騎營。 墨家兄弟會一分為二,分別為影墨閣和兄弟會。 建立法家戒律團,建立法家機關堡。 第三:建立傳功殿,負責傳承內力。 建立教導宮,負責教導內力功法和招式。 建立藏書閣,負責整理,保存,印刷各種武功秘籍。 第四:每個華夏人,在五歲的時候就必須在監護人的帶領下前往傳功殿接受內力的傳承,然后進入教導殿進行為期十年的學習。 十年學習期滿以后,從傳功殿成功畢業的華夏人就需要接受藏書閣,江東營,楚騎營,影墨閣,兄弟會,戒律團,機關堡這七個組織的考核。 這些考核都是單獨進行的,能通過哪個組織的考核,就能進入哪個組織。 其中進入江東營和楚騎營以后,就代表正式進入軍隊,成為負責保護大楚王朝的軍人。 進入影墨閣的人,以后將負責情報工作。進入兄弟會的人,以后將成為傭兵,處理一些民間事務。 進入戒律團的人,以后將負責管理國內的治安,進入機關堡的人,以后將負責研發武器。 進入藏書閣的人,將負責文化工作,一部分會留在藏書閣,一部分則會進入朝堂當文官。 如此一來,華夏人不管是從文還是從武,都接受過扎實的內力教導,從而保證華夏人隨時都可以拉出來一支數十萬人的內力軍隊,注意碾壓整個尋洲的其他種族。 并且,即便那些被華夏人擄掠過來做苦力的奴隸想要造反,也沒有辦法造成太大的危害。 這些規定的建立,讓大楚王朝一躍成為了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 雖然同一個時代的中洲華夏文明也在此時進入了一個極為鼎盛的時期。 但是中洲華夏文明走的是科技發展的道路。在劉徹的領導下,中洲華夏文明基本放棄了內力的傳承,轉而將目光放在了科技之上。 所以說,在這一時期,中洲華夏文明在經濟上要強于尋洲華夏文明,但是在武力上遠遠地落后于尋洲華夏文明。 而中洲華夏文明和尋洲華夏文明之所以在這一時期沒有發生碰撞,是因為經過項羽西行以后,連接中州和尋洲的道路荒蕪人煙的,大楚王朝即便是想派出軍隊,也沒有足夠多的糧食和人手建立一條如此漫長的補給線。 項羽去世以前,留下遺囑,希望他的后代子孫有朝一日能率領軍隊殺回中洲。 但是很可惜的是,直到大楚王朝滅亡,這個愿望也沒有實現。 不過大楚王朝作為尋洲華夏文明建立的第一個王朝,卻代表著內力時代在尋洲的開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