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項羽被稱之為宗師,是因為他在當時天下無敵。 而大楚王朝建立以后,宗師這個稱呼更加珍惜了起來。只有當你在晉升為傳功長老以后,打服天下人,才能被稱之為宗師。 所以,宗師這一境界沒有上限,也沒有類比的對象。 沒有哪一個宗師敢說自己能打得過那些已經離開人世的,如同項羽,墨翟之類存在的先輩宗師。 因為沒打過。 但一旦被大家公認為是宗師,也無需同先輩們比較。因為但凡是宗師,必然是無敵于宗師境界以下的所有人,無論是一打一個,還是一打十個,一打一百個,對于宗師而言都是無所謂的。 這其中的差距,要比先天武者和一流武者的差距還要大。 畢竟上百個一流武者加起來,還是可以殺掉一個沒法逃跑的先天武者。但是一群先天武者加起來,是絕對沒有辦法殺掉一個宗師的。 當然幾百個傳功長老加起來或許能殺掉一個宗師,但是傳功長老總共也沒有幾個人,根本湊不齊這么多的數量。 武者等級的確立,代表著內力界的各種規章制度越發的完善。同時,世俗力量對于內力界的束縛也低到了極點。 因為對于高高在上的武者來說,人數已經完全沒有了任何意義,這個國家已經無法讓少數服從多數,而只能是多數服從強大的少數。 元始前94年,因為尋洲的所有異族國家都被清掃一空,所以大楚王朝的軍隊漸漸淪為了擺設。 江東營和楚騎營存在的意義就由原來的守衛國家變成了維護大楚王朝在尋洲的統治。 為了保證華夏人的奢靡生活,江東營和楚騎營在尋洲各地都建立了護府,負責鎮壓異族反叛者,并且強迫各大異族部落每年向大楚王朝交納奴隸和錢糧。 江東營和楚騎營原本負責的護府區域并不一樣。但是在宗師之戰以后,皇室成為了傀儡,沒有力量再對江東營和楚騎營進行約束。 所以這兩個組織為了利益,開始逐漸爭搶位于各地護府的所有權。 到了元始前94年,所有尋洲較為文明的異族人都已經臣服于大楚王朝的腳下以后,江東營和楚騎營之間的矛盾就激化到了無可緩和的地步。 而唯一能阻止他們的七盟會其他組織,卻為了防止江東營和楚騎營過于強大,并沒有插手兩者之間的爭斗。 于是,元始前94年七月,隨著江東營派出人手,直接突襲了楚騎營的一處護府以后,雙方的戰爭正式打響。 史稱雙營之爭。 雙營之爭整整持續了六年,期間數位宗師隕落,幾十位傳功長老戰死,先天強者的死傷更是不計其數。 與宗師之戰只局限于高端戰力之間的戰爭不同的是,在雙營之爭期間,有無數的普通武者也或主動,或被迫的卷入了戰斗,致使戰爭到了后期,即便七盟會想要阻止,也有心無力。 六年的雙營之爭,讓江東營和楚騎營幾乎流盡了鮮血,以至于他們偷偷違反了當年項羽立下的規矩,讓一些有天賦的異族人也學會了內力,作為新鮮血液補充了進來。 而七盟會這個時候也發現,雙營之爭此時已經不僅讓江東營和楚騎營損失慘重,更讓整個大楚王朝的統治根基發生了動搖。 因為多年的爭斗,導致各地的護府沒有能力將奴隸和錢糧按時運送過來,所以使得普通人的生活受到了影響,以至于那幾年,很多華夏家庭甚至首次出現了吃不飽飯的狀況。 于是七盟會的威信在民間逐漸喪失,一些滿十五歲從教導殿畢業的武者,選擇不再參加七盟會的考試,而是成為無門無派的游俠。 元始前88年,傳功殿失竊,三枚傳功石不翼而飛,引起了整個大楚王朝前所未有的震動。 尋洲華夏文明的基礎就是建立在內力之上。而人人都會內力的基礎又是建立在華夏人對傳功石的壟斷之上。 雖然傳功石只有五年的使用時間,但是誰也無法保證,異族人是否能在五年之內,造就出一批天賦驚人的好苗子,誕生出幾個傳功長老。 元始前86年,墨家兄弟會宣布退出七盟會,整個組織一夜之間人去樓空,分別前往尋洲各地,開始獵殺那些異族武者。 自此,墨家兄弟會不再擁有固定的駐扎地點,不再擁有固定的收徒流程,只要發下誓言,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也要死在追殺異族武者的路上,就能加入墨家兄弟會。 而那三枚丟失的傳功石,哪怕因為五年期限已到,無法使用,也必須追回。 墨家兄弟會的退出,讓七盟會的存在越發被人質疑。而武者們也發現,現在這個時代,國家的存在已經毫無必要。 因為各個組織伴隨著權利的爭奪,已經變得十分龐大,不再像以前那樣拘泥于某個領域,獨立運行也不是不可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