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雜院的門口,照例一大堆的人。
一看到這群人,楊振便忍不住的嘆了口氣。
畢竟他這陣不怎么愛回家吃飯的主要原因,就是想躲著這些人。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為這些人在大雜院的目的,都是想找他幫忙。
都街里街坊的,抬頭不見低頭見。
人家都找上門來了,不幫吧說不過去。
可要幫吧……..
有沒有那能力不說,最關鍵是這么多人,個個都幫那真是幫不過來。
所以也只能能躲就躲。
今兒要不是想著任玉華這陣為楊安上學的事著急上火,他怕真還不會回來。
看到楊振回來,等老半天了的街坊們便趕緊過來,一個個七嘴八舌。
聽到眾人說的大多是聽說你們棉紡廠要擴招,自己或者自家有親戚沒工作或者廠里效益不好,希望楊振給張豐收他們打聲招呼,幫自己考慮考慮之類,又或者是聽說了廠里要招代理商,自己想干但又拿不出保證金,想讓楊振幫忙說情通融之類。
楊振松了口氣,當場向大家表示相關問題,自己已經給張豐收劉玉強等打過招呼。
只要是舊廠街的人,到時候無論是想進廠還是想成為代理商,到時候廠里都會優先考慮。
不過也有個前提,那就是人得踏實肯干,并且服從安排。
要只是想著仗著街坊的關系來討便宜,那廠里可不要!
「這指定不能!」
「畢竟現在因為改制,四九城里的工廠和單位,那就沒幾家是效益有多好的!」
「也就是咱們舊廠街有你能把國光廠搞起來,甚至還在這個時候擴招!」
「要不是你,咱們怕就得跟周邊那些街道里的雙職工多職工一樣,工資工資發不出來,分流分流不出去,干別的不會,想做點小買賣吧還沒本錢……」
「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咱們要還在這個時候跟你討便宜,那還是個人么?」
一群人聞言賭咒發誓,說著些只要楊振說話算話。
到時候那么不光是自己肯定老老實實,便是其它人不老實,那他們都得先不答應。
說完這話,一群人自然也不忘對著任玉華馬屁連連,說些多虧了玉華姐你養了個好兒子,能在這時候給大家一口飯吃之類。
這種話最近任玉華聽過太多太多。
不過即便如此,聽到這些的任玉華心里那依舊跟吃了蜜似的,又是驕傲又是得意。
不過面上,任玉華卻是半點也不表露出來,說些自己也是苦日子過過來的,所以大家的心情她非常理解之類,然后熱情留飯。
來的目的已經達成,一眾自然不會還順道留下來吃一頓那么沒眼色,客氣一陣之后便歡天喜地而去。
直到此時,任玉華才問起楊振今兒去學校,有沒有搞清楚楊安的錄取通知書為啥到現在都還沒收到的事情。
無論自己在外頭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對家里肯定報喜不報憂,這是傳統。
更何況知道無論李青臺如何,但只要自己找到教育主管單位,楊安上學的問題肯定能迎刃而解。
也是因此,關于在朝暉中學的遭遇,楊振自然是半點不提,只是說朝暉中學那邊已經發了錄取通知書,但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沒有收到。
不過學校那邊已經在想辦法彌補,應該過兩天就會得到通知之類。
聽到這話,任玉
華心頭大石落地,唯有楊安聞言若有所思,很明顯并不是很相信楊振的說辭。
不過想到楊振現在的勢力,知道楊振所說即便不盡不實,但讓自己最終順利進入朝暉中學,依舊手拿把掐……
因而楊安便也沒有多問。
與此同時,朝暉中學內,應付完一大群走關系之類的人員之后,李青臺在第一時間拿起了電話,撥通了出版方面的電話,呼叫轉接蘇玉蘭。
在蘇玉蘭接通之后,李青臺在第一時間將楊振因為楊安沒接到錄取通知書過來找他,結果自己不但沒有同意讓楊安到朝暉中學就讀,還借此將楊振給狠狠羞辱了一番的事添油加醋的說給了蘇玉蘭聽。
聽著這些,想到當初楊振以回城為要挾,在小樹林里對自己為所欲為的場面,蘇玉蘭解氣無比,連夸李青臺干的漂亮,表示回頭要有機會,一定要好好擺幾桌席面請李青臺,以表謝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