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殿下,奴婢還問了,不少父母都死在路上,一家也就活了這么一個,也是好不容易跟著隊伍到了西山。” 劉瑾一邊說著,一邊唏噓不已。 “年紀呢。” “大的不過十三四歲,小的也才四五歲的樣子。” “那這樣,劉瑾,這幾日恐怕還有災民到這,你查一下,多少事孤寡老人或是孤兒,人數統計好了以后,那就在設個養濟院,出錢養起來,給口飯吃。” “殿下仁心,真是菩薩心腸,奴婢替百姓謝謝殿下了。” 劉瑾見縫插針拍著馬屁,七分諂媚,三分真心。 “好了,廢話少說,”朱厚照早就無感了,“謝步東和宋金寶說了,挖煤的用具什么的還要些日子,我看他們搭個草棚也花不了時間,也不能閑的白吃飯。 正好,給本宮蓋房子,先說好,只管飯,不發工錢,等日后挖煤時再算工錢。” 很快,西山如同一個巨大無比的工地一樣,人人干的是熱火朝天。 茅棚草屋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冒出頭來,一些個婦人來時大包小包的零散東西,鍋碗瓢盆家當的,一擺置,倒是有了家的樣子,頗有扎根過日子的氣氛。 村落已經漸漸有了雛形,朱厚照故意打亂了之前的宗族社會,每個村的人也都不認識,沒什么絕對的大姓,但也不妨礙各家各戶很快熟絡起來,那管你是河南府的還是開封府,都是河南老鄉嘛。 幾日來陸陸續續也都有流民不斷進入西山,西山的管理按部就班,倒也是井井有條,劉瑾則是越來越得心應手,干勁十足。 劉瑾可知道,殿下可不會讓自己白干,干的好了,說不準又是有什么賞。 修的府邸也是慢慢看得出樣子,朱厚照是準備把西山當做自己的基地了。 朱厚照這幾日也沒有去西山,對于這些事,朱厚照還是很信任劉瑾的。 朱厚照這段時間一直籌劃著件大事,而且越來越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了。 朱厚照進宮一趟,給弘治皇帝稟明,弘治皇帝雖然不知道朱厚照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覺得試試也無妨。 于是,朱厚照給蕭敬,成國公,定國公,英國公,甚至劉健,李東陽,謝遷,再加上周經發了公文,說是明日再鎮國府有要是商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