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一 金玉良言-《在亡國之君的路上狂奔》
第(3/3)頁
蕭敬心里只想用太子的口頭禪臥槽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的,太子多虧是太子啊,換作無論是官員還是宦官,估摸著就沒人玩的過啊。
這法子也虧的太子爺想啊,那百官勛貴的錢買自己的地,怎么看怎么都是把百官當做冤大頭,掙了百官一筆啊。
蕭敬哪里見過陛下這樣,現在可算明白了,陛下當年總是對有些官員弄些稀奇東西進貢內廷嚴加斥責,現在看來,陛下是嫌少啊。
你要是有本事像太子一樣,動不動就是百萬兩打底的,你看陛下收不收。
不過想歸想,蕭敬還是一臉笑著,“依奴婢看啊,這事還得殿下和陛下商量著來,奴婢不懂這些,實在是不敢隨便出口。”
弘治皇帝點點頭,贊許的看了眼蕭敬,他就是喜歡有自知之明的人。
“你說得對,傳太子入宮來”。
很快,朱厚照入了宮,不到半個時辰就心滿意足的離開。
弘治皇帝專門交代了朱厚照,說是冬天馬上就到了,這蜂窩煤萬萬不可耽誤了,即便是少掙一些也要讓百姓用上,熬過這個冬天。
緊接著,鎮國府傳來消息,大明皇家投資商行將以五百萬兩白銀的價格買下煤田,將會最快投入生產。
五百萬兩,分給內帑足足四百萬兩,張懋等人沒人也拿了三十余萬兩。
這樣一來,相當于宮里這需要出兩百萬兩就足矣了。
只不過錢這東西,尤其是幾百萬兩的買賣,弘治皇帝哪里放心全權讓自己兒子來辦。
他能掙錢這不假,可問題是,他花起錢來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闊綽到他這個老子都頭皮發麻了。
所以啊,理所應當,所有的資產自然就有弘治皇帝這個大股東負責,并且規定了萬兩以下太子可以自己支配調用,可要是萬兩以上,必須讓弘治皇帝做主。
這一點上上下下一致擁護,畢竟,錢在陛下那總歸是在太子那靠譜一些的。
弘治皇帝在暖閣噼里啪啦打了一夜算盤,看著賬面上的數字,心花怒放,一點疲憊都沒有。
多年來一直為錢銀擔憂弘治皇帝可算是翻身做了主啊,這才多久,不到一年,內帑里的白銀,比自己登基到現在攢的銀子多了五六倍都不止啊,按這個發展下去,看起來要給自己先定上個小目標,掙它一千萬。
弘治皇帝自己碎碎念叨:“太子說的對啊,這會攢不如會掙啊,金玉良言,金玉良言啊。”
朱厚照幾日的功夫,還真的整出來個什么章程。
送去給弘治皇帝過目以后,很快就在西山掛起了告示,廣而告之。
謝步東也來稟告,說是交代采買的鎬頭,各類物資什么的都已經采買的差不多了。
現在,萬事俱備,就剩開工了。
告示下劉瑾專門安排了識字的小宦官在一邊加以講解。
“身強力壯,年紀在十六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每人每天上工五個時辰,上午兩個時辰,下午三個時辰,中午管飯。
每人每天定量,每多采一千斤會有補助,每月一兩銀子。
年齡四十歲以上的,負責做蜂窩煤,每人每天五個時辰,一個一千個以上,每多做十個,一文大錢,一個月五錢銀子。
若是年紀不足十六,或是體弱者,孤苦無丁者優先可以去幫著做做飯,看看工,包吃包住,每月三錢銀子。
鎮國府將不在提供飯食,以上鎮國府所需的人,一經錄用,先發一月工錢,以供生活。”
告示下面的人一個個聽得聚精會神,不時地發出驚呼,盤算著家里幾個壯勞力,挖煤能有多少,做煤球能有多少,實在再不濟,做做飯又能拿多少。
要知道,他們多少人一年到頭在地里忙活一年,腰都抬不起來,從地里刨出的哪有大明銀子,最多也不過是些銅錢罷了。
至于說是不再白吃白喝,任何個要臉的也都不好意思了,這些日子全靠太子爺養著這幾萬人,他們養活家里幾口人尚且都困難無比,更別說這么多人的吃吃喝喝了。
再說了,人家太子爺也算是仁至義盡,還先發一個月的工錢,這世上哪里去找這么好的東家啊,太子真不愧是太子啊。
一時間,家家戶戶的堂屋里中間擺著的不是灶王爺,而是專門請了識字的人寫的排位,一個是陛下,一個是太子。
有些稍微富裕些的,還招人做了兩人像,不過家家戶戶,每日早上起來,有些上香,若是真的貧困無比的,也是一家老小恭恭敬敬的磕上三個響頭,希望皇帝爺爺能活上百年千年。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潜江市|
竹溪县|
利川市|
体育|
石屏县|
保山市|
郸城县|
SHOW|
和硕县|
巫溪县|
芒康县|
SHOW|
盖州市|
三亚市|
大余县|
寻乌县|
澄城县|
长海县|
拉孜县|
从江县|
盘锦市|
株洲市|
田阳县|
和平县|
湛江市|
蒙城县|
剑阁县|
临海市|
淅川县|
纳雍县|
深圳市|
祥云县|
久治县|
玉环县|
绥德县|
延长县|
黄山市|
泸定县|
噶尔县|
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