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一百五十三-《在亡國之君的路上狂奔》


    第(1/3)頁

    這下子,事情就沒有報個祥瑞那么簡單了。

    這基本上就是遼東都司的頭頭腦腦都打了包票,種出了一種畝產三十石的新作物啊。

    劉健覺得有些頭暈眼花。

    朝廷最缺的,最不嫌棄的就是就是糧食,可是新的主糧,有這么簡單就種出來?更何況是如此高產。

    王越在奏章里甚至與麥稻相提并論。

    要知道,南稻北麥,這種格局足足有了數千年,前朝那么多的明君宰輔,都沒有人說,發現了一種新的能與之代替的主糧啊。

    主糧的意義,對于大明來說,不言而喻。

    “快,我等速速進宮,稟告陛下”劉健當機立斷,此事若是真的,其中的份量,比現如今朝廷的任何一件事都要重大。

    暖閣里,兩份奏章擺在面前,弘治皇帝久久未能挪眼。

    弘治皇帝竟是渾身有些發抖。

    他很想問問,這是不是祥瑞,可區區幾百字的奏章上,他看了又看。

    用的是畝產二字。

    奏章上的一字一句,對于王越這樣的老狐貍來說,都要斟酌再三。

    畝產,就意味著可以推廣。

    弘治皇帝有些恍惚,覺得有些不可置信。

    三十石的數量,過于匪夷所思,過于荒誕了。

    要是報個三石五石,弘治皇帝還真的會信。

    可是低下頭一看,劉健等人一個個都是要過年的樣子,眼里竟是還含著淚花。

    “陛下”,劉健與弘治皇帝君臣這么多年,自然知道弘治皇帝心里的疑惑,“遼東巡撫,總兵上奏,定然不會有假。

    陛下若是依舊有所不信,那,那想來何公公定是給內廷也上了章子,到時候在做分曉?!?

    弘治皇帝一震,對啊,還有中官這一條線。

    大明地方體制與前朝截然不同,吸取了前朝行省制度賦予地方太大的權利的教訓,這軍事,行政一分為二,還有宮里派出的太監監視,三方互不統屬,極大的給了皇帝操弄的空間。

    “蕭敬,何鼎可是有上書?”

    蕭敬也是懵了,這,好像沒有吧……

    蕭敬搖了搖頭,弘治皇帝有些氣急敗壞:“你啊你,越老越不中用,滾回去看看,要是有的話,即刻報來。”

    蕭敬一刻都不敢耽誤,來到司禮監。

    這司禮監與暖閣幾乎別無二致,幾個秉筆太監正在過著閣老的票擬,看見蕭敬來了,紛紛起身上前行禮:“見過老祖宗?!?

    若是以往,蕭敬是很享受這個被別人叫做老祖宗的過程的,可今日不一樣,他有正事,他太清楚何鼎的奏報對大明,對陛下的意義了。

    “好了,該干嘛干嘛去,給陛下辦事,可不能馬虎。

    對了,遼東的何鼎,可是有奏報來了?”

    秉筆太監戴義諂媚上前:“回干爹,兒子倒是看見了,這何鼎忒不知禮數了,一點沒有把干爹放在心上,兒子想著,往后擱擱,先晾一晾他。”

    看戴義那個勁,恐怕,還等著蕭敬夸他這個兒子貼心呢。

    這些外放出去的鎮守中官,一般來說,都是蕭敬點的,都是蕭敬的心腹。

    這也是蕭敬能作為內廷第一人的原因,大伙跟著你有肉吃才認你當老祖宗,要是連口湯都喝不上,那大伙跟著你做甚?

    終歸到底,就是權力啊。

    宮里的人,爭權奪利,最是血腥。

    那些個文官老爺們哪怕輸了,一般來說去職回鄉,也就罷了,沒人會把朝堂上的恩怨帶到私底下。

    甚至有不少,朝堂上吵得是不可開交,可下了朝,更個沒事人一樣,哥倆說不準還能一塊去喝個酒,落下個君子和而不同的美名。

    可這些,在太監這里,完全就說不通。

    失勢了,好點的,出宮養老,守陵種菜,更多的,都是做了亂葬崗的無名尸。

    況且,太監是家奴,陛下處置個官員要走不少程序,考慮諸多,處置個家奴,一句話的事。

    一般老說,這些個在外的鎮守中官外放的官員一般,都得弄些土特產,官員們是討好京師的恩主,他們,則是討好蕭敬這個干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伦旗| 长寿区| 固安县| 永济市| 潜山县| 万山特区| 宜兴市| 汝城县| 松桃| 若羌县| 河东区| 额尔古纳市| 广河县| 鄯善县| 平谷区| 长岛县| 顺昌县| 奉新县| 石家庄市| 黎川县| 郧西县| 黑龙江省| 略阳县| 六盘水市| 新建县| 德州市| 当涂县| 高碑店市| 锦屏县| 洛宁县| 屯门区| 洛宁县| 沾益县| 长海县| 台山市| 南涧| 如皋市| 原阳县| 柞水县| 金乡县|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