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下個項目還處于幻想中,但能提前拉到一個投資人,這讓卡梅隆心情頗為舒暢。
其實卡梅隆自己雖然一直對外宣稱《泰坦尼克號》會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
但在電影未上映之前,其實他自己也沒底。
沒人能保證自己的電影就一定能成功,詹姆斯卡梅隆也不例外。
卡梅隆也時常在想,如果這部《泰坦尼克號》失敗了,自己會怎樣?
毫無疑問的,哪怕詹姆斯卡梅隆目前是好萊塢數的著的大導演。
但只要他的項目虧空太大,他的下一個項目也會受到影響。
最起碼的一點,下一個項目的投資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甚至,可能他自己在劇組的領導權都會受到影響。
好萊塢就是這么現實,成功往往就在一瞬間,但失敗也是如此。
一不小心,哪怕是他都會跌入萬丈深淵。
因此,面對陳啟明的承諾,卡梅隆興奮之余,也有點感動。
陳啟明這人是真的能處。
在所有人不看好《泰坦尼克號》的時候,他義無返顧的投資這部片子,認為這部片子能成功。
而且,陳啟明比起其他影視公司要真誠許多。
在好萊塢見慣了風風雨雨的卡梅隆對陳啟明這種相信他的片子會賺的做法非常的感動。
陳啟明來到《泰坦尼克號》的第一天并沒有立刻投入拍攝當中,而是四處轉悠,參觀劇組。
直到第二天,他才在卡梅隆的安排下拍攝屬于他的戲份。
陳啟明的戲份并不多。
他飾演的角色是船上的六名中國人之一,原型是方榮山。
說起這個角色,陳啟明在查看這個角色原型的相關資料時,一度對泰坦尼克號這個項目抱有敵意。
因為,據他所查的資料所知,當時的泰坦尼克號上一共有八名中國人。
這八人都是當時船上的船工,住的是最下等的三等船艙。
泰坦尼克號撞擊冰山以后,根本沒有人管他們眼中的“低等人”,也就是在三等船艙的中國工人。
當很多人被陸續救起以后,這8人才最后被從閘門里放出來,他們本想跟隨眾人一起登上救生艇,但是沒想到被拒絕了。
當時正是萬分緊急的生死時刻,來不及理論,8個人只能各自去尋找逃生方式。
其中有4人看到一艘已經破了的小船,根本無法使用,但是這已經是他們唯一的生存方式了,他們只能將希望寄托在這個破船上。
還有一個人在海面上抱住了一塊浮木,最終僥幸存活,剩下的一個比較幸運,他遇上了返回來的搜救艇,因而被搭救。
在這場事故中,8位中國同胞有6人死里逃生,而剩下的2個人卻沒有這么幸運,最終消失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
而本來,消失的倆人本應該獲救的。
更可恨的是,獲救的幾人不但沒有得到幸存者的待遇,還在之后遭受到了無盡的侮辱。
西方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英國紳士還在把生的機會留給婦女兒童,中國人卻擠在救生艇上不肯走,讓很多婦女兒童錯失了被救的機會。
隨著事件的發酵,這8位中國同胞還被污蔑為“偷渡客”,一時之間西方的謾罵聲鋪天蓋地,當時這幾位幸存的同胞不會英語,并且也沒有發聲通道。
更重要是,那時西方國家排華嚴重,哪怕他們能發聲,恐怕也會被安一個“狡辯”的罪名。
這種污蔑一直到更多細節被批露,才得以正名。
因為陳啟明是以當紅巨星的身份客串其中方榮山這個角色。
所以,卡梅隆為了給予陳啟明足夠的重視。
在刻畫這個角色的時候多用了一些筆墨。
將這個角色登上救生艇后隨著救生艇一起救援的部分也拍攝了出來。
總共大概四分鐘左右的戲份。
雖然只有四分鐘的戲,但拍攝卻是用了大半天的時間。
沒辦法,第一,卡梅隆對戲份要求很嚴格。
第二則是這部分戲份是在救生艇上拍攝,不僅要在攝影棚里,還需要一些外景。
為此,陳啟明等人還專門跑了一趟附近的海域進行拍攝。
“陳,你的演技非常棒,下次我一定找你當主演!”
戲份不多,拍完以后陳啟明自然不可能一直待在這邊。
在拍攝完屬于自己的戲份后第二天,陳啟明便向劇組提出了告辭。
雖然只拍了一天,但卡梅隆卻對陳啟明的演技很欣賞。
表示如果有機會,會專門為陳啟明打造一個劇本。
“好啊!那我等著,我也非常期待主演卡梅隆先生的電影!”
跟卡梅隆以及萊昂納多以及凱特聊了幾句,陳啟明跟他們擁抱道別。
凱特是陳啟明最后一個擁抱的。
“陳,記得給我打電話!”
擁抱之際,凱特在陳啟明耳邊低聲說道。
她話語剛落,陳啟明便感覺凱特在自己衣袋里塞了一個東西。
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陳啟明揮手告別,坐上專車前往機場。
車上,陳啟明摸了一些衣袋,從里面找出了一張紙條。
“凱特給你的?”
陳啟明并沒有避諱李小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