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閆守成做的這些事,沒有和蘇杳說,蘇杳也沒有特地打聽他在外做了什么。 兩人關上門相安無事過自己的小日子,直到正月初十,才從自己家門走出來。 一大早,蘇杳目送著閆守成離開后,就進了自己的空間里。 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有打理,空間里的玉米已經到了收獲的時候。 比蘇杳還高一頭的玉米地里,半腰上掛著兩根玉米,黃燦燦的玉米粒撐開了玉米葉子,招呼著蘇杳趕緊收了它。 不得不說,這空間里的水土就是好,同樣的玉米種子,外面的玉米又癟又干,空間里的玉米水靈靈的,一個比一個飽滿。 之前撒種的時候,蘇杳已經發現了,自己種的越多,這個地就會越多,在這個有糧就是娘的年代,蘇杳可是掌握了命脈。 蘇杳沒有多等,看著時間也合適,左右開工干了起來。 按照收玉米的順序,蘇杳從玉米桿上掰下玉米,多余的葉子撕掉之后,蘇杳把玉米掛了起來。 兩塊地的玉米,蘇杳下種的時候連半年的玉米種都沒有用完。而收起來的玉米,掛滿了兩米高的木桿子。 蘇杳忙活完空間里的幾塊地,才恍然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天,轉眼就是元宵節了。 出了空間,蘇杳在村里轉悠了一圈,不知道什么時候,家家戶戶已經掛上了燈籠。 不同于后世,大街小巷一片紅,這個時代各家的燈籠都是自己用紙糊的,紅藍綠紫,各種顏色都要,再加上昏暗的燭光,讓蘇杳總有一種起雞皮疙瘩的感覺。 好歹正月里熱鬧一回,蘇杳也不掃大家的興致,回家也做了起來。 沒有紅紙,就用結婚沒用完的紅布,罩在搭的歪歪扭扭的骨架上,看起來也像是一回事。 村里十五晚上是要進會的,村里老少會跟著進會的隊伍,繞著村里走一圈。 蘇杳是在自家門口跟上的。 相比于后世,鞭炮禁放,過節也是窩在家里做死宅,蘇杳還是第一次感受元宵的熱鬧。 那天晚上后,蘇杳對這個村子又多了幾分諒解,對待村里人也客氣了不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