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功成名就-《登鼎記》
第(3/3)頁
人們的議論聲不絕于耳,眼睛都盯著考校場內那根百斤重的木頭,不相信有人能在一招內將它劈開。
“還有人愿意上場來試一試嗎?”趙名鼎大聲喝問道。
“沒有了!”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這根木頭有可能在一招內劈開嗎?”趙名鼎再次大聲喝問道。
“不可能!”大家再次異口同聲地答道。
“好,我今天就讓大家開開眼界!”趙名鼎高聲叫道,“請大家看好了!”說罷,舉起右掌,從上至下,猛力一掌劈了下去,就見金光一閃,這根木頭如切西瓜一般被他切開。就在這根被劈成兩半的木頭將倒未倒之際,趙名鼎右手一橫,從左往右又削了一掌,金光再次一閃,攔腰將這根木頭劈斷。整根木頭在一眨眼的功夫,就被劈成了四塊。
整個考校場靜默良久,才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久久不息……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要想徹底地打敗元軍,就得對元軍有全面的了解。
元軍騎兵之所以無敵于天下,靠的是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大的組合式弓箭。這種弓箭的拉力在五十至七十五公斤之間,并且很短小,便于騎兵使用,殺傷范圍可達三百米。如果在箭頭裝上鋒利的金屬箭頭,可穿透最厚的盔甲,配合蒙古騎兵的機動力,使得蒙古人得以縱橫歐亞,無人能阻。
元軍騎兵最擅長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的戰法,即騎射者一邊逃走,一邊向后方的敵人射箭。這種戰法的精髓在于:一是從遠距離攻擊敵人;二是持繼不斷地攻擊敵人;三是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在這種攻擊下不論敵人的精神和裝甲多么堅強,徹底崩潰只是時間的問題。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元軍的坐騎蒙古馬。這蒙古馬不論嚴寒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具有極強的忍耐力,必要時,可以連行數日而不進糧草,并且這馬不挑食,隨時隨地可以找到食物。由于行軍時不必馬匹帶飼料,士兵又自帶各人的食物和裝備,而且通常只帶最少的用量,因此,蒙古軍隊不需要拖帶龐大的后勤供應輜重車隊,也不必保留一個后方供應基地。由于大部分蒙古戰馬都是母馬,士兵能喝馬奶生活,因此也減輕了軍隊食物供應的負擔。這同時也使蒙古軍隊的機動性大大增強。
“避實就虛,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北上收復舊土,驅除韃虜。”根據這一作戰方針,宋軍從廣東沿海而上,一直攻到臨安。經過泉州的時候,斬殺了原南宋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為被蒲壽庚所殺的南宋諸宗室及士大夫報了仇。
南宋軍打到臨安的時候,已有八十萬人馬,于是擺成犄角之勢,逼近臨安城,另派江鉦率二十萬人馬迂回,抄其后路,將臨安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城里守城之將伯顏不斷派兵出戰,全部被一一殲滅,最終破城將伯顏拿下,梟首示眾。至此,攻宋的元軍群龍無首,被各個擊破。元軍眼見宋軍勢不可擋,一路退卻。
臨安失而復得,南宋軍力充足,元軍節節敗退,剩下來的事情就是收復失地,所以,在最后一次為張世杰制定好“發動百姓,全民抗元”的作戰方針后,趙名鼎一行就向張世杰和陸秀夫告辭。
就象走陰一樣,走陰者走陰是有時間限制的,往往是一柱香的時間,所以,趙名鼎一行的時光穿越,也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不然,真想直掏元朝京城大都,將他們全部趕回到沙漠里去。
張世杰和陸秀夫見趙名鼎一行去意堅決,無法勉強,也只得湊明皇上,擺酒設宴送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宜川县|
茂名市|
乳源|
扶风县|
泾川县|
丹棱县|
砚山县|
蓝田县|
灌云县|
吴堡县|
临海市|
石阡县|
宁武县|
伊通|
庐江县|
武宣县|
拉萨市|
德清县|
拜泉县|
泰兴市|
瑞丽市|
花莲市|
都昌县|
阳曲县|
上饶县|
深圳市|
珠海市|
平原县|
桃园市|
五峰|
明溪县|
望都县|
噶尔县|
广灵县|
封丘县|
阿克陶县|
濮阳县|
赤壁市|
武宁县|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