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快速向中央地點集合。 當他們集合的時候,江凡已經帶領救援隊伍確定了眾多在廢墟下的傷者情況,江凡快速集合蛙人大隊三十五名士兵。 蛙人他們這三十多人,完全可以頂的上一百人來用。 不論是體力,還是肌肉耐力,他們和現場的救援隊員和官兵們都不是一個量級的。 但救援這種事,不可能一口氣吃個胖子。 江凡就算知道哪里有問題,哪里沒問題,他也不可能瞬間就把人給救出來。 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帶著隊伍在附近普查,確定到傷者后,并對傷者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嚴重的先救,不嚴重的后救。 傷勢并沒那么嚴重,只是被壓到的,優先供應食物和水。 先穩住傷者,才能穩住整個局面。 在江凡的帶領下,眾人快速在各個廢墟上做好標記點,有很多熱心群眾看到后也都紛紛過來詢問江凡他們能不能幫上什么忙。 “如果你們不介意的話,大家可以站在各個廢墟前守著里面的傷者,一旦里面的傷者有任何意外情況,或是廢墟出現二次倒塌,立刻和周邊的官兵,或是救援人員聯系。” “好!” 群眾們立即應道,雖然剛剛發生了不可逆轉的災難,但這部分人還是比較理智的。 災難既然發生了那就無法回到過去,他們只能面對。 現在的他們待著也是待著,與其什么都不做,倒不如出一份力。 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居民都沉浸在焦急,悲傷的情緒之中,因為被壓在廢墟中的那些人,就有他們的親人,或是朋友。 有不少群眾見到江凡如此神速,都是紛紛跑到江凡面前,紅著眼睛懇求著。 “同志,同志!幫我看看我家吧!剛剛我還在院子里,一眨眼后面的房子就塌了!你千萬要幫幫我們家啊!” 像這樣的哀求,不斷的在江凡身邊響起。 對此。 江凡只能回應道:“我會按照我的方式進行排查,我的排查速度很快,各位不要著急。” 這么說并不是江凡沒有人情味。 而是現在江凡只能這么說, 不論是因為任何人,江凡都不能開啟這個先去幫助其他人的先例。 有了第一次,那第二次呢? 如果他是幫了其他人,那么即將要被救助的那些人的家人又會怎么想?于情于理,江凡都不一直去破這個例。 任由這里有再怎么多人的哀求,江凡也都只能面無表情,去快速指揮著標記地點。 江凡的身旁伴隨很多人。 有一部分人是跟隨在江凡身旁,想要給江凡幫幫忙的,有一部分人則是苦苦哀求著江凡,有的居民甚至是不顧勸阻,直接就要拉起江凡的雙手。 但江凡快速甩開了這位居民的手。 上來想要拉住江凡的是個看起來有七十歲左右的老婦人,她的腦袋上已半頭都是銀絲,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是老舊到不能再老舊的衣服。 但衣服卻是被老婦人洗的很干凈。 這個老婦人雙眼紅腫,充滿血絲,手上,衣服上,還有著陣陣血跡。 剛剛有人沖上來,周邊的人都會去上前勸說一下,讓這些人不要去干擾江凡。 但唯獨只有這個老婦人,沒有人想去阻止。 “就在那里!我家就在那里!我的小娃娃就在那里面被壓著,同志,您快去幫我看看吧!她明明才四歲啊!” 老婦人嘶啞著嗓著,是哭喊著說的。 江凡順著老婦人指著的方向看去,那個老婦人住的地方是個小平房,和江凡所在的地方并不遠,用雷達技能就可以看到那邊的情況。 用技能掃描過去后,江凡就已經知曉了答案。 在廢墟中的那個小女孩早就已經沒了生命跡象,最讓人心痛的是,小女孩一截身子還露在外面。 這個老婦人手上的血,可能也是在救助小女孩時染上的血。 江凡表情凝重,“節哀順變,她已經不在了。” 聽到江凡的這句話。 老婦人的情緒變的更為激動,但江凡知道,其實這位老婦人也知道她的小孫女已經沒了生命,只不過是她不愿意面對罷了。 蔣小魚他們在江凡的后面跟著,江凡對蔣小魚說道:“把這位老婦人送到就近的救濟站,如果她想回去的話……就讓她回去吧。” “是。” 江凡的話沒有任何語氣,從江凡的聲音中也聽不出什么感情。 但此時江凡心中的情緒猶如驚濤駭浪。 就算兩世為人,看到這個場面,他心中也不禁跟著悲痛。 周邊的人對江凡說道:“同志……剛剛的事就不要往心里去了,我們沒攔,也是看那個老太太實在太可憐了。” “那老太太一直住在這里,兒子非常有出息,做買賣賺了很多錢,但前一段時間因為意外離開了人世……她家的那個兒媳悲痛欲絕,沒多久也離開了人世。” “前段時間,這老太太的老伴因為出去買藥,被一個酒駕的給撞進重癥監護室,之后就再也沒有出來,而這一切僅僅是沒到一個月的時間,這小女孩是這老太太活在這世上的唯一希望了。” “麻繩專挑細處斷,噩運只找苦命人啊……同志,我們這里就勞煩您操心了。” 殊不知。 說出這句話的人,在剛剛也失去了他的妻兒,他的父母。 就算江凡的心是鐵做的。 在這時,江凡也都難免動容,但理智告訴江凡,現在不是被情緒左右的時候。 既然他有這個能力,那么,江凡就需要用他的能力救更多人,而不是讓親人間天人永隔的悲劇再次上演。 為此,江凡更是快速的指揮起在場的群眾,讓群眾們在各個廢墟前守著傷者,以免出什么意外。 因為有群眾的幫忙,江凡讓蛙人特種兵們全部去協助救援隊的隊員們。 救援隊的人后面也都分出來了一些,由他們帶領蔣小魚等人執行救援行動,雖然他們有著超乎常人的體能,但他們卻沒有任何的救助知識,貿然的救助也很有可能出現意外。 有一個專業人士的指揮,他們的救援行動事半功倍。 見著眼前一望無際的廢墟。 江凡的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僅僅是個小縣城就已經有如此災害,那么人口更密集的市內呢?或是人口更為密集的地方呢? 今天并不是周六周天,很多學生都在上學。 現在已經不像是十幾二十年前,那時候很多比較偏僻的學校教室都是小平房,沒有樓房可言。 可現在不同。 大部分的學校幾乎都建成了樓房,一個樓里,就包含了一到六年級的學生。 如果學校因為地震坍塌,后果將不堪設想。 在一層的還好,要是在二樓,三樓,甚至是四樓乃至更高的學生,那又將會怎么辦? 盡管現在的學生都會進行地震演練,但演練終究是演練,當他們真正面對地震的時候則又可能是兩種情況。 緊張,恐慌,尖叫。 而且以這次地震的級數,想要正常走路都很困難,更不要說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有序的集合,再向外面跑去了。 就算跑出去,也可能會在下樓梯時因為地震而造成摔倒事件。 摔倒之后,就又會是踩踏。 沒有真正的面對災難時,誰都會在理論上說幾句,但真正的災難時,不心慌都是很難的。 因為地震才是剛剛發生的事情,只有江凡這邊的救助才能有序執行,在其他的地方雖然也展開了救助,但卻是并沒有那么好的秩序。 過去了不知多長時間,江凡才終于把附近廢墟里的傷者全部定位。 但知道他們在哪里這才只是剛剛開始。 知道人在哪里,但又該怎么救?明明知道人在 地震救援的難點有很多。 救災中,很有可能發生余震,每個地震都是不可預測的,即使現在的科技再怎么發達,地震也就只能提前預測到十幾二十秒鐘。 而在這十幾二十秒的時間里能做的事實在是太少太少。 再一個難點便就是道路問題。 如果是小型地震那倒還沒有什么問題,但問題就是這次是大地震,對道路直接造成嚴重破壞。 道路不通,就算有物資也都很難向災區里面運過來。 每一個都是難題,個個都是難點。 況且道路的影響可不止這一點,人員的疏散,救助人員的到來,都會受到道路的直接影響。 地震后,電力,水管,天然氣通道也都會受到相關的影響。 甚至是堤壩也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因為江凡也就只知道些常識,像是專業救援知識,江凡也并不是那么懂。 全部標注完畢后,江凡找到救援隊隊長。 見江凡回來,救援隊隊長常遠滿是感激的握住江凡的雙手,道:“同志,這次多虧你了!要不是你的話,恐怕就算是今天一天過去,我們都無法確定出這么多傷者的位置!” “但具體怎么救援還是要靠你們,在救援這方面,你們才是專業的,接下來我們該怎么做?”江凡問道。 聽到這里。 常遠不禁是嘆了一口氣,道:“我們的專業設備也有限,況且也有比較多的設備都是依靠電來驅動的,現在并沒有電源可用。” “像這些廢墟,我們能做的只能是一點一點向外慢慢搬運,搬運的同時還需要分析廢墟的整體受力,防止廢墟發生二次崩塌,因為道路原因……估計專業的救援設備很難在短時間內運過來,現在只能靠人力一點一點的營救。” “好。”江凡應道。 要說專業救援設備的話,江凡也能算的上是個專業救援設備。 他這580的力量可并不是體現在數值上,而是直接體現在實際上。 “我跟著你,你指揮我搬哪里,我就可以搬哪里。” “那你先隨我來這邊,那個廢墟下的傷者是你在剛開始就發現到的一名傷者,傷勢非常嚴重,如果不得到及時治療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生命危險。” 說著。 常遠就帶領江凡前往了那個廢墟的所在地,此時,蔣小魚他們也在這里救援著。 蔣小魚他們現在的實力,都可以說的上是特種兵中的特種兵了,在搬運破損墻體單純靠力量和肌肉耐力的這方面,他們非常有拿手。 在指揮下,他們配合的非常好,廢墟在有效的清理著。 效率高,但也抵不住廢墟實在太難清理。 見到江凡到來,蔣小魚他們下意識的抬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