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臨危之際白柳與村里干不了農活的宋嘉應一拍即合,兩人從相識到結婚只用了三天。 一個搖搖晃晃的小家慢慢組建起來,直到糖豆出生后他們才學著如何過日子。 “媽知道你能養活自己,但能不能為了媽,”黃鳳來倏地站起來,緊緊握住白柳的手,“就當是為了媽,再試試。” 她是寡婦,比任何人都知道寡婦的苦。 但凡有一個機會,她也不能讓女兒走上自己的老路。 白柳閉了閉眼,她內心堅決,卻不想和母親硬碰硬。 不如拖延時間。 “但我有條件,”她噼里啪啦地說道,“對方必須對糖豆好,有自己的收入,我不當后媽嫁過去也不會再生孩子……” 與白柳家一墻之隔的周家,此時周家老夫妻也在聊家常。 “我還是看中了白柳,今天一上午,我就看到六個人找她做衣服。”周大媽比劃出手指“六”,“最便宜的做六條褲子都能掙四塊八,咱家一年工分結算也掙不了幾個。” 過幾天公糧交上去,分完糧食和工分后,做衣服的人更多了,白柳一直能掙錢。 周大媽越想越心動,恨不得現在就將白柳娶進門。 周秀才卻不滿意老妻的說法,他自詡為文化人,怎么能惦記兒媳婦的錢呢? “我看不行,咱家向南以后是要當官的人,白家丫頭——”他說著搖搖頭。 周大媽不服氣:“她能掙錢,別人能?” 這么一說周秀才更不樂意了,他一直覺得自家和村里人不同,因為他有文化、懂禮。 “她結婚以后也不會干活,咱住得這么近你沒看到都是宋知青洗衣服,她恐怕不能伺候向南和兩個孩子。”周秀才看不起做家務的男人。 周大媽想法卻不同:“這當人兒媳婦的都要看夫家臉色,她一個寡婦嫁給向南以后肯定老老實實討好咱向南,平時白家那邊也幫襯,她還能掙錢,住得也近。” 她越想越覺得白柳合該給周向南當媳婦。 周家房子不多,一大家人住得也緊緊巴巴。 但白柳有房子,還正正好在周家隔壁。 以后白柳在鄉下當裁縫掙錢,又不耽誤干農活照顧家里,向南能安心在城里上班。 別說白柳不聽話,到時候她這個當婆婆的教訓幾回,還能不老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