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紡織廠從三年前就開始準備擴建,但進展卻很不順利。 馮國邦作為吉祥物的作用并沒有完全發揮,再加上從國外買機械太昂貴,而國內并沒有制作更高水平紡織類機械的能力。 新廠區的主要機械設備一拖再拖,后來不得不求助于其他機械廠。 兩年前事情發生轉折,國內開始自主研發更多機械,他們所需的機器也算其中之一。 因此,紡織廠擴建再次提上日程。 高永昌這三年兢兢業業工作,為紡織廠的外貿開辟市場,紡織廠一躍成為永寧縣第二大廠。 他現在不能離開,也不會舍得離開,那就只有一種解釋。 “嗯,我們紡織廠要來人。”向桂蘭解釋,“據說是京城派來的專家,馮伯伯那邊特意叮囑我們要高度重視,我和廠長覺得很奇怪。” 白柳心想你們不是覺得奇怪,你們是另有打算。 京城莫名其妙的派來專家,還是馮國邦特意關照,一定不是普通專家。 她與機械廠來往多,又是宋嘉應的妻子,而宋嘉應之前與機械廠不少人的關系都很好,他們對她也親近幾分。 機械廠提到過一些事,比如國家招攬了一批曾經的留洋人才,中美在七二年關系緩和后將這些人送到了西方學習先進技術。 正是他們的回來,開辟了國內很多機械設備的制造先河。 白柳起初認為這樣的說辭有些夸張,但這幾年報紙上不斷刊登好消息,所言非虛。 “我們紡織廠,還能正常生產嗎?”她怎么想都覺得是“專家”還有其他作用。 向桂蘭嘆息一聲:“是,我們有同樣的擔憂,以后的情況可能很復雜。” 港城的企業主動聯系遠在東北的紅星紡織廠,京城又派專家到這里,怎么想都不對勁。 白柳忽然領悟到高永昌和向桂蘭的用意,忽然覺得一言難盡。 “所以你們想了半天,就是打算讓我去——”她有點說不出口,最后從嗓子眼擠出兩個字,“色誘?” 她學外語,擺出一副勤奮好學的態度,自然會吸引到從國外回來的專家。 向桂蘭意識到不妥,囁嚅道:“你別誤會,我們不是間諜也沒有歹意,是真的想為紡織廠生存留下一點空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