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呢?”她試著將話題引向宋嘉應,“你在永寧縣的工作還好嗎,他們有沒有為難你,工作上有沒有幺蛾子?” 白柳說完又看向一旁默不作聲的糖豆:“糖豆的事業(yè)怎么樣,我還沒有來得及問你的發(fā)卡最近收益如何?” 時間太緊,她們好像有太多話沒有來得及說,卻已經(jīng)到了要分別的時間。 感謝如今有了火車,不然從北省到京城的距離,足以此生不見。 沒關系,以后會越來越好,還有飛機呢。 書信多有不便,很多細節(jié)上的話題都會被省略,而電話里有些話不方便說,只有面對面,才能想到很多小事。 宋嘉應暫時沒有想好,而糖豆已經(jīng)開始嘰嘰喳喳說著:“發(fā)卡還好,我們都分到了一點錢,不多,但已經(jīng)夠了二丫和三丫一年的生活費……周叔叔沒有明確拒絕,但二丫和三丫擔心瞞不了太久,她們都很努力想多賺錢。” 周向西心里從來不惦記兩個女兒,大約因為與前面的妻子并無太多感情,再加上骨子里的重男輕女思想,當父親的對女兒不在意,其他周家人更是當二丫和三丫是陌生人。 好在二丫和三丫的學習不錯,甚至姐妹倆比同年級的周家男孩都學習好,老周家愛面子,也沒有剝奪兩個女孩的上學機會。 如果被老周家得知二丫三丫在外賺錢,原本因為周向西不肯給姐妹倆生活費的無奈選擇,很可能被老周家認為是兩個孩子心不在周家。 到時,老周家正好順水推舟說不讓她們上學讀書。 “二丫和三丫馬上要上初中,她們應該有打算,如果不行會找楊奶奶。”白柳沒有多說,卻覺得二丫和三丫敢這么干,怕是已經(jīng)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周家的孩子很聰明,她看不上老周家的做派,卻不得不贊一句周家人能迅速適應生存環(huán)境。 宋嘉應嗤笑一聲:“我看周家人未必沒有猜到,可能想得有點偏差……”他說著看向糖豆,“幸好我們豆摳門。” 他的調侃讓白柳忍俊不禁,大概周向西和吳雅的心思里,認為二丫和三丫與糖豆關系好,她們給了糖豆錢,進而便宜了二丫和三丫姐妹。 真是大錯特錯。 宋嘉應笑話糖豆摳門,糖豆“嫌棄”地懟道:“媽媽,我也要告狀!有阿姨找爸爸!” 上次她從外面回家,恰好看到有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阿姨”在家門口與爸爸說話,她什么都明白! 糖豆痛心疾首道:“媽媽,你想想,我都能看到,說明事態(tài)已經(jīng)非常惡劣,爸爸肯定沒有告訴你!” 小家伙說完,叉著腰,露出得意洋洋的微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