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柳要站在容家的頭頂吃紅利,她有兩手準備。 如果容家追究,那她會讓更多人知道容家想要賣兒賣女,一不做二不休,給容家打出“拉皮條”的名聲,趁機為自己樹立一個霸道的宋家兒媳身份。 當然這是不太好的情況,她未來的名聲有損,另一個情況比較好,就是容家當作無事發生,不理會一家小報的評價。 晨光周刊因為“仗義執言”被更多民眾注意到,不妨日后就樹立一個敢說話的形象,成為民眾最相信的“周刊”。 白柳想做大晨光周刊,她對港城娛樂圈始終抱有質疑的態度,當然不是說港城娛樂業發展不好,甚至可以預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港城的電視劇和電影會發展很好。 就像社會經濟學講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港城的文娛發展將會隨經濟地位提高。 但是港城的文娛環境非常復雜,至少目前來看,不少娛樂公司都是幫會做派。 她不看好。 可是她想為自己未來的事業打下基礎,拍電影需要鋪設院線,拍電視劇需要買下電視臺……這都不是初來乍到的她可以上手,最好的辦法便是另辟蹊徑。 與農村包圍城市的想法接近,她要讓晨光周刊成為民眾的喉舌,讓廣大民眾更相信晨光周刊。 日后晨光周刊名聲大噪,晨光周刊的廣告都會變得更有價值,而其中的觀點更讓民眾信服。 到時晨光以此為基點,建立起其他業務,民眾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民眾喜歡什么? 作為同根同源的國人,白柳其實很清楚。 老百姓站在底層往上看,對富貴人家的猜測是“皇帝用金鋤頭”,而港城沒有接受過思想改造,且因為長期的資本主義社會熏陶,不僅不會仇富,反而更羨慕富人的生活。 白柳就滿足民眾的好奇心。 容家等富貴人家不一定在意,尤其對于一些上市和特殊行業的公司來說,無論是好名聲還是壞名聲,都是名聲。 港城民眾有投資和跟風的習慣,且喜歡買股票。 比起默默無聞、無人問津,有民眾在意是好事。資本家根本不在意臉面,他們更在意真金白銀的錢。 白柳摸透了幾方心思,她安心等待接下來的發展,無論容家怎么動,她都能來回打幾個回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