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向南要搬到京城? 白柳恰走過來給大家續(xù)菜,農村人干活重,飯量自然更大。 她們今天做了很多飯菜,務必讓大家吃飽。 結果來得巧,剛好聽到周秀才吹噓兒子有本事,要去首都發(fā)展。 不知道是宋景云表現得太接地氣,還是周秀才沒有意識到宋景云的身份地位,他說周向南舉家搬到京城時,帶著蔑視,甚至有兒子天下第一的自豪。 老人年紀大了,任性一點也沒有什么。 人生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周向南不是讀書也不是靠工作調動去京城,而是憑借自己的努力,把握時代的機遇,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就能將事業(yè)版圖擴展到京城。 不得不說是有幾分本事的。 當然,人脈也有,甚至是至關重要。但人脈的積累并不容易,三年獲得的騰飛,實際背后可能是三十年的沉淀。 周向南不愧被周志勇和何勝男兩個穿越者盯上。 白柳順勢在宋嘉應身邊的座位坐下,兩人靜靜聽著前面幾位老大爺“吹牛”。 “向南要去京城?”趙奎發(fā)覺得有點突然,又不理解,“這邊的生意還好好的,家和根都在這邊,我們向陽村這么多人都齊心協力——” 要是周向南跑了,村里人怎么辦? 大家是一條船上的螞蚱,現在周向南要自己劃船離開,其他人是跟還是留著?能跟嗎?可是留著該干什么? 趙奎發(fā)已經讓周向東接任了村長,他現在是退休后的賦閑老頭,但依然免不了為大家操心。 沒辦法,操心一輩子,放下不下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 “不不,我們當然不會不管不顧地離開,就像您說的,我們的根還在北省,還在永寧縣向陽村,永遠不可能改變。”周向東反應過來立即解釋,“向南的生意重心還是在北省,但考慮到幾個孩子,他暫時先搬過去。” 趙奎發(fā)不太相信,剛才周秀才說話的意思,仿佛周向南以后就去京城不回來了,甚至話里話外嫌棄他們東北,你說讓他聽了心里啥感覺? 周向東看到趙奎發(fā)的表情,也覺得剛才他爸的話說得太過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