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景云并未正面回應他對周向南的看法,但確實試圖給周向南牽線搭橋。 “對于我來說很小的事情,幫他一次也無妨,我又不可能賺盡全世界的錢,我有我的事業版圖規劃。國內是人情社會,周向南深諳其道,我有點期待他能走到什么地步。” 宋嘉應不以為意,卻對老爺子口中的事業版圖有點興趣:“國內的經濟剛剛起步,很多行業都蓄勢待發,周向南看好建筑行業,你呢?” “我其實也很看好建筑行業,所以我投資五億美元建立綜合性商業樓。除了京城這邊,滬城和深市我都有建立商業樓的打算,不過這部分可能要過幾年,且不會是我們的唯一業務。”宋景云話音一轉,對白柳和宋嘉應兩人說,“我始終更鐘情于實業,具體來說就是制造業和礦產行業等。” 白柳對宋景云的發展規劃很意外,她在港城生活的時候習慣性觀察,發現各個大亨更喜歡民生行業。 他們著眼的角度從衣食住行為起點,進而實現對民眾生活的全籠罩,成為與民眾息息相關的人。 這樣好也不好,站在豪門的角度,這是守住財產的絕佳辦法。而站在民眾和宏觀的角度,過分的控制會導致社會僵化,未來要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不過—— “您對娛樂行業好像不感興趣,”白柳開玩笑道,“之前我說拍戲,我以為您會強烈反對。” 宋景云不樂意了,反問:“我在你們的心目中就是個頑固不化的老古板嗎?” “不是,”白柳解釋,“只是在港城的媒體眼中,宋家向來扒不出什么八卦,您作風正派,也不喜歡與媒體有太多牽連,評價很高。” 宋景云和呂平婉旗下公司與媒體的關系還不錯,甚至他們也入股過一些報刊,但再多的卻沒有了。 “你小瞧港媒了,他們找不到我們的漏洞,但是可以捏造謊言。早幾年的時候,但凡與我同場出現女士,第二天必然是說我有新歡,又稱二房即將登堂入室。”宋景云搖搖頭,無奈道,“不痛不癢,只是惹人生氣。我找人過去和他們的老板談,也顯得我太掉價,后面直接定下來一條規矩。” 宋嘉應和白柳同時看過去。 宋景云意味深長道:“我入股或者成為他們的老板,他們自然會顧忌一二。當然,我是這個想法,時間長了其他家族也會有類似想法,就未必接受我的收購。那更簡單了,破產好了。” “現代人做生意要注重輿論,我想你們在內地生活可能更有感悟。我之前有上市公司,天天說我這個那個,影響公司的股價,我還要和一眾股東解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