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要蔥。” “不要放醋。” “多下點兒面。” 最后一個提出要求的人明顯是陳皮皮,然后他望向復原如初的棋盤,濃如蠶兒的眉毛挑了起來,臉上滿是沮喪和羞愧的神情,竟是忘了此時自己正身處在一種極恐怖的環(huán)境之中,心想這小侍女只看了一眼便能記住所有棋子的位置,自己還有什么資格在她面前驕傲于自己的腦袋,還有什么臉說天才? 衛(wèi)光明老人看著顏瑟大師微笑說道:“我這女徒很優(yōu)秀的。” 顏瑟大師看著消失在后院的瘦小身影,感慨說道:“確實很了不起。” 兩位老人說的優(yōu)秀和了不起與桑桑令陳皮皮震驚的頭腦沒有太多關系,而是說的只有他們這種境界的老人才能體悟到的某種氣質(zhì),那種因為絕對透明所以看似憨拙實際上卻能準確清晰反映世界的獨特氣質(zhì)。 顏瑟大師收回目光,看著老人說道:“我們都老了,就算不打生打死也是近了生死,終究這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那就吃碗面吧。” 香噴噴的煎蛋面端上來了,一碗沒醋一碗沒蔥一碗面條漫過碗沿。 吃完面后,二位老人沉默著下完殘局,沒有數(shù)目,所以也不知道勝負。 然后他們拒絕了桑桑再來一碗面后再下一盤棋的獎勵,開始回憶往事。 桑桑重新沏了三碗茶,然后和陳皮皮各自端了個小板凳,像學生般坐著聽往事。 顏瑟與衛(wèi)光明是如今昊天道門里活的時間最長的那一代人,雖說這十四年間一人嬉笑人間,一人被幽禁于桃山后麓,但與他們相識的時間比起來,十四年終究太短,所以往事極長,那些共同的回憶極為豐富。 從還是小道士的時候說起,再說到去天諭院搗蛋,再說到一同赴知守觀得授大神官之位,兩個老人絮絮叨叨說了半天還沒有說完。 當然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有些碎嘴的顏瑟大師在說,光明大神官只是平靜微笑聽著,偶爾在某些時刻為了避免讓兩個晚輩誤會,才會插嘴分辯幾句,比如當年天諭院院長的胡子是如今掌教大人燒的,而不是自己用神術燒的,再比如去知守觀的路上自己不是因為緊張而腹瀉,而是被顏瑟偷偷施了一道寒符。 當年那些調(diào)皮的小道童已然變成如今世間的大人物,曾經(jīng)胡鬧燒天諭院院長胡須的那人已經(jīng)成了不怒自威的神殿掌教,某人成了顏瑟大師,某人成了光明神座,然而只要曾經(jīng)有過那些時光,誰能忍得住不偶爾回憶片刻? 這些回憶很溫馨,帶著一股暮時獨有的黃昏懷舊味道。 光明大神官望著老筆齋外的暖融暮光,這才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間,時間隨著這些回憶流逝的竟如此之快,已經(jīng)到了真正的黃昏。 黃昏的老筆齋外一片安靜,臨四十七巷里聽不到任何聲音。 老人微笑看著門外,沒有說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