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在去年的2016年里,他的演奏依舊絕大部分都是以肖邦為主。
畢竟這個是他第一次成功拿下冠軍的比賽,也是很多人過來看傅調的最主要的原因。
肖邦鋼琴比賽的冠軍想要吸引觀眾,必然是要在自己的音樂會作品之中加入很多肖邦的元素。
正常來說,這樣的時間一般會是兩年的時間。
不,準確講,應該是三年。
因為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結束的時候那一年已經幾乎接近結束,因此并不算做一整年。
而真正開始涉足其他鋼琴家作品,并且將其放入自己的音樂庫之中,最為準確的應該是得要等到自己拿到比賽冠軍后的兩年后。
也就是正常而言,2018年才是傅調真正應該開始接觸其他鋼琴家作品,并且將其轉化為自己特色作品的嘗試。
而越往后,他的個人特色作品也會變得越來越多,很多人開始不再會因為肖邦一個獎項而來單獨聽他的演奏,反而可能會因為其他的一些作品過來聽。
當一位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能夠達成這個樣子的成就后,那么他也算得上是成功走出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影響,真真正正地成為了一名頂級的鋼琴家。
對于傅調而言,也是如此……
不過他并沒有等那么久。
他在2016年,也就是成功拿下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后的第一年開始,便已經嘗試起演奏其他的一些作品,和其他人一樣。
但是和那些人不同的是,他最為成功的,便是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熱情。
這個是他能夠拿得出手的,很多人能夠叫上名字來的,他所演奏最為成功的作品。
這對于傅調而言,并不得以滿足。
因此他決定在這一次的音樂會演奏之中,按照漢堡官方那邊要求,盡可能地演奏更多時期的作品。
他打算將時間從后往前推,先演奏一些民族樂派的作品,然后再演奏一些浪漫派的,古典時期,以及巴洛克時期的作品。
而他現在所準備演奏的第一首作品。
莫索爾斯基。
《圖畫展覽會》。
便是他所選擇的第一首作品。
他的手指輕輕地放在鋼琴鍵盤之下,無比沉重地按下。
鋼琴的聲音緩緩響起。
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
漫步!
Promenade!
持續音,通篇的持續音。
所謂的持續音,便是在音樂響起的時候,盡可能讓整個音符的時長彈滿,保持其強度。
讓其造成一個連綿的效果。
傅調的右手在鋼琴上緩緩挪動,輕柔地演奏起開頭的主旋律。
音與音之間的空隙幾乎細不可聞,你在聽著傅調演奏出的時候,你只能聽到音樂之下的那股纏綿。
而這份纏綿并不細膩,反而帶著一絲絲的空洞。
正如同空曠的走廊之中。
你漫步在其中。
展覽會的開場,以這樣的一份漫步打開了音樂會的開始。
這是傅調的設計。
音樂總是要開始的,既然準備是打算用從現代往古代推的方式進行演奏,那么為何不直接使用圖畫展覽會的第一首作品,漫步?
正如同圖畫展覽會以及這個作品的標題一樣。
傅調所描繪出的景色,便也是在展覽會的現場漫步。
從容,平穩,淡然。
漫無目的。
莫索爾斯基在作品之中所使用的一個很小的細節被傅調給利用了起來。
不規則的開場。
正常而言走路應該是一個比較規律的行走,而音樂似乎也應該是規律的。
但是……
如果太過于規律,漫步便不再是漫步,而是變成了行軍,變成了進行曲。
五拍子與六拍子的輪換,讓音樂整體變得格外有趣。
漫步,只是漫步,沒有任何的目的。
看著眼前的一切景色出現在自己面前,感受著音樂的流動,體會著音樂之中的細節。
不需要去多想,不需要去思考。
這個便也是傅調以及莫索爾斯基所創建出來的,漫步的主要思路。
主旋律結束,音樂便也在這時,得到了層疊。
傅調的雙手在這時一起放在了鋼琴之上。
和弦共鳴。
拉扯住主旋律的線條,將其層層堆疊,音樂在共鳴。
主旋律單一線條與和聲的共鳴正如同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交互。
明明是在展覽會之中,卻能給人一種莫名其妙的儀式感。
卻不知是誰與誰的對話。
音樂之中逐漸浮現起一絲迷霧。
“有意思啊……”
遠處的一些被邀請過來的其他方向的藝術家眼睛不由得一亮,小聲交流道。
“傅……他居然選擇了這一首作品,真的有點意思。”
“圖畫展覽會嗎?帶有一絲絲宗教色彩的自我問答,以及盡可能讓音樂去描繪圖畫的寫作手法,音樂史上最有名的一首俄羅斯樂派的作品,傅居然會選擇這一首?”
“我一直以為傅是那種演奏古典和浪漫比較多的人,話說……我還沒有怎么聽過他演奏其他的作品來著?”
“他現代派也演奏的比較多吧?現代派里面的那些爵士,我記得有人說過他其實是一位爵士鋼琴家來著。”
“爵士嗎……我能感覺出來他的音樂之中有一股很濃郁的自由的感覺。”
“這個漫步的開頭確實彈的蠻好的,說真的,漫步是整個圖畫展覽會里面最重要的一首,他能彈成這個感覺真的不錯。”
“……”
許多藝術家在后面小聲嘀嘀咕咕,視線交錯。
相比較那些鋼琴界的大佬,他們對于傅調其實是并不是特別的熟悉。
最多最多,就是聽過傅調的名字,知道鋼琴界出了這么一個人物。
大家之間的合作比較少的情況下,其實音樂家與音樂家之間不熟悉才是正常的。
除非這個人特別的人來瘋,換句話說,叫做比較“會來事兒”,否則也不會特別的熟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