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有防備的蜀漢虎步軍陡然遇襲,一下子就折損了數百人,就當姜維率領麾下虎步軍后撤之際,夏侯霸麾下兩名立功心切、登時就想要上前追擊的部曲將開口了: “將軍,蜀軍退了,此時不乘勝追擊,更待何時?” 夏侯霸常年對蜀作戰,深知蜀軍訓練有素,他朝著遠處緩緩后撤的蜀軍遠眺了一會后,朝著身旁的一眾副將以及傳令親衛搖了搖頭: “你們看,蜀軍雖然看似潰敗,但其陣腳未亂,旗幟不倒,士卒并無丟盔棄甲之狀,可見姜維依舊留著后手,如若我軍此時貿然追擊,恐怕會前功盡棄??!” 夏侯霸話音剛落,遠處一名不從號令、擅自追擊蜀軍的魏軍屯長登時便被斷后的姜維一矛刺死在了馬前,夏侯霸見狀,立即吩咐幾名傳令兵,將‘后軍固守、弓弩追射、前軍不可追擊’的將令馳馬傳呼給了各部。與此同時,夏侯霸立即叫麾下親兵立即搖動起了中軍黃龍牙旗。 這是夏侯霸早就規定好的旗語,搖動黃龍牙旗就是全軍不可離開中軍視線范圍的意思。 這套特定的旗語,還是當年號稱‘謀謨過人’的堂弟夏侯尚教給夏侯霸的。夏侯霸能成為雍涼數一數二的名將,除了他自身的武勇之外,自然也離不開這些特定的秘傳戰法和技巧。 那兩名剛剛因軍功升遷、并無多少指揮經驗的部曲將看到那名私自追擊被殺的屯長以及橫矛立馬如同一團火焰一般氣勢逼人的姜維之后,脊背上瞬間就滲出了一陣冷汗。 目力過人的姜維看到夏侯霸使用出的獨特旗語后,他的眼神中頓時多了幾分敵意,看來這個夏侯霸并不是傳聞中那個有勇無謀的莽漢。 一心興復漢室,但卻獨木難支、壓力頗大的姜維心中剎那間就閃過了一個讓他自己都感到荒唐的想法,那就是招攬夏侯霸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夏侯霸乃是曹魏第一功臣名將夏侯淵之子,夏侯家和曹魏皇族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姜維的這個想法的確很荒唐。 一般將領使用的旗語,只有前進、后退、集合、收攏,以及一些極其簡單的陣型變化,但夏侯霸此刻所用黃龍旗的變化,已經超出了這些簡單旗語的范圍。 姜維自然也懂旗語,甚至他所懂的旗語,要比夏侯霸高明的多,更精巧的多! 此刻,耳力極強的夏侯霸忽然聽到蜀軍陣內傳來了一陣金鼓之聲,他有意培養麾下那兩名驍勇善戰但卻計略不足的曲長,于是向兩人示意道: “蜀軍陣內的金鼓之聲,你們可聽到了?” 一名部曲將回答道: “啟稟將軍,末將聽到了,方才蜀軍中軍陣內傳來了兩聲鼓音,緊接著又響了兩聲鳴鐸!” 另一名曲長又補充道: “不僅如此,末將還聽到這二鼓二金中間還夾雜了一聲號角!” 夏侯霸聽了兩名部曲將的話后,重重的點了點頭,心情大好的他繼續問道: “可知這金革號角之聲是什么意思?” 其中一名粗讀過幾天書的曲長回答道: “啟稟將軍,末將知道退則聽金,進則聽鼓??墒褴婈囍羞@又是擊鼓,又是鳴金,還吹號角,末將實在不知道蜀軍葫蘆里賣的究竟是什么藥?!? 夏侯霸先是給傳令兵下達了左右兩軍戒嚴的將令,而后眉目凝重的說道: “你們有所不知,這姜維所精通的這些旗語變化,正是當年諸葛孔明親自傳授給他的。孔明生前就研習過八陣兵法,其中最為精妙的便是這包含旗語、軍陣變化等在內的八陣圖法。我與姜維交戰連年,大致猜到了一點他的旗鼓金角之法,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方才蜀軍中所響的二鼓二金之音,是在指揮其東南角的軍陣!” “怪不得將軍方才下令左右軍戒嚴,原來是為了防備蜀軍后軍轉頭突襲!” “八陣圖?!” 那名粗憨體壯、不通文墨的曲長聽了夏侯霸的話后,不自覺的撓了撓自己頭上的魚鱗鐵胄。 那一名略讀過幾年書的曲長則問道: “八陣之法,自古就有,聽說只是演習起來供春秋國君閱兵所用的花樣,不知這諸葛孔明做了什么改動,竟讓姜維用起兵來這般神出鬼沒?” “那諸葛孔明所改制的八陣圖法,妙就妙在將古時本來僅作為儀仗閱兵所用的八陣,改良成了實戰所用的八陣圖!” 二人聽了夏侯霸的話后,心中不禁一驚,心想這個諸葛孔明果然是個奇才。 夏侯霸繼續說道: “那諸葛孔明改制的八陣,分別是: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云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兩名年輕的部曲將聽到這些奇怪而神秘的陣法,頓時豎起了耳朵。只聽夏侯霸繼續說道: “這八陣,各自占據了八卦當中的一個卦象,按照乾六、坤二、巽四、艮八、震三、兌七、離九、坎一的順序,排成了一個“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中心空出的九宮格大陣!” 夏侯霸此刻附身在地,拔出腰間環刀,就地刻畫了起來,兩名部曲將頓時附身去看只見夏侯霸畫出了一個九宮格的陣圖: 【注一:下圖是一個文字組成的九宮格,方便讀者理解。】 巽四——離九——坤二 (巽四風揚,離九鳥翔,坤二地載) 震三——【中軍】——兌七 (震三龍飛,中軍,兌七虎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