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沈大舅說著,急匆匆跑到后院開門,其他人這會兒也都趕到了后院,就連沈桂生兩口子也忍不住從屋子里走了出來,好奇地圍著騾子打量個不停。 “大姑母,這真是你買的騾子啊?花了多少錢買的呀?”沈寶生好奇地說,“我沒記錯的話,一頭騾子好像要二三十塊錢吧?” “這頭騾子便宜,八塊錢買的。” “啥?”這會兒連沈桂生也忍不住驚嘆起來,“咋可能這么便宜呀?這騾子幾歲啦?看起來還很年輕啊。” 沈素娥回答說:“五歲。” 騾子的平均壽命有三十五歲,如果飼養得好,最長能養到五十歲,五歲的騾子相當于十五歲的人,正好是年輕力壯的年紀。 “五歲的騾子才賣八塊錢?這騾子是不是有啥隱疾啊?要不然不可能賣得這么便宜吧?” 沈素娥點了點頭,“確實是有一點兒毛病,這騾子之前發過瘋踹過人,你們最好都離他遠點兒,尤其是那些孩子,要是被踹傷可就麻煩了,去衛生院都不好治。” 說完這話,她將韁繩綁在后院的樹干上,然后把靈寶和土根從后頭的板車上抱了下來,“行啦,別聊騾子的事了,我買了一大堆東西,你們幫我搬進廚房里。” 大家這才注意到車上各種蒸籠之類的東西,納悶道:“大姑母,你買這些是要干啥呀?這么大的蒸籠……” “娘親要做饅頭去集市賣哦!”小靈寶笑盈盈地說。 她此話一出,沈家人驚得說不出話來,“賣?” 沈大舅呆滯了好一會兒,朝妹妹問:“素娥,你要賣饅頭?你有那么多白面嗎?就算有,做成白面賣了也浪費啊,這離小麥收成還有一段時間,白面吃完了咋辦?” “是啊,素娥,”趙翠蘭點頭附和道,“白面做成饅頭賣了是可以賺錢,可是錢買不到白面啊。” “大姑母,咱們農民可不像那些工人能去糧店買商品糧吃,糧食全都得靠自己種,吃完可就沒了,有錢沒票,啥東西都買不到啊,把白面賣了實在太不劃算了。” 大家七嘴八舌說了半天,勸說沈素娥別賣饅頭,其中王春苗提議,“大姑母,要是你家白面剩得多,可以賣給我們呀,或者和我們換,今年我們村種水稻,你可以先把白面賒給我們,我們到時候再還你大米,你說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