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七章一百五十兩就把我賣了?朱高煦人麻了“這是自然。” 聽到了朱厚熜的話語,朱元璋當即點頭,面色不善道:“咱當年搞什么土司,就是因為各地的情況太過于復雜,咱統一之后沒時間調度,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北元殘余勢力上,所以才會允許土司的存在。” 說罷,朱元璋忽然頓了頓,緊接著便轉過頭來,看向了其他幾個皇帝,臉色不善,張口道:“咱當時是事出有因,沒工夫管土司,你們那會兒又是怎么回事兒?怎么不把土司給廢了?” 朱棣連忙開口,表示自己不粘鍋:“兒臣操作了,不過操作的不完整,后面要去征討韃靼、瓦剌,耽誤了時間。” 是的,朱棣確實做了。 貴州布政使司就是朱棣的手筆,貴州等地部分的土司被廢除,直接成為大明所管轄的土地。 朱允炆無奈地擺了擺手,沒有說話,但大家都知道他要說些什么。 是的,跟他沒關系。 但相信,朱允炆如果沒下臺,絕對是‘改土歸流’的急先鋒。 同姓的藩王他都忍不了,更不要說異姓的土司了。 朱祁鈺也十分無奈與委屈:“太祖爺,朕上臺前期,一心對付瓦剌,中期則是恢復民生,后期什么樣子您也知道,確實是沒時間管土司,一旦土司反叛,南北同時起了爭端,大明將再度危矣……” “確實,你也有理由。” 朱元璋點了點頭,再度看向了朱翊鈞和朱由檢。 朱翊鈞瞪大了眼睛,十分無辜:“皇爺爺,朕今年十二歲,大事都是張先生和母后管著,和朕沒關系呀。” 聽到朱翊鈞的話語,朱元璋決定回頭拉張居正開個小會,接著便看向了朱由檢。 “太祖啊,您說朕能管土司嗎?到處都是天災、到處都是人禍,今兒個闖賊明兒個西賊,后天就是建奴叩關。一會兒是陜甘、一會兒是直隸、一會兒是山東……” 是這樣的,朱由檢很委屈。 他什么政令都沒有,都被流寇、建奴、民變給折磨瘋了,改土歸流和他又有什么關系啊?那些土司沒造反朱由檢就謝天謝地了,其中有不少土司還明確要抗清,發兵支援朱由檢嘞! 朱元璋嘆息一聲,緊接著便將目光投向了朱厚熜:“你呢,嘉靖帝?” 朱厚熜見狀,一時之間有些語塞。 額…… 好像是這樣的。 大家都各自有各自的理由。 要么戰事焦灼、要么實在有事兒、要么年紀小不懂事,好像只有自己這邊大權在握,乃太平盛世啊。 我提出來了這個觀點,怎么最后又成了我的問題了? 這什么情況啊這是。 朱厚熜人麻了,沒想到三言兩語之間,自己竟然給自己挖了一個坑,一時之間深吸一口氣,只能開口道:“朕那邊也是有原因的,朕乃藩王繼位,無數雙眼睛盯著朕呢,朕為了和他們奪權,用了數年的時間啊!這不剛大權在握,還沒來得及放手去做‘攤丁入畝’呢,更別說‘改土歸流’了。” 聽到朱厚熜的話語,朱祁鈺和朱由檢這兩個同樣是藩王繼位的皇帝心有戚戚,表示是這樣的。 藩王繼位的孩子,可是太難受了。 唉。 而另一個藩王繼位的皇帝朱棣則是臉色平常,沒有任何的表情,對于朱厚熜的話語沒有任何的同理感。 什么? 藩王繼位需要奪權嗎? 我咋沒有這回事兒啊? 朱棣搖了搖頭,感覺自己和其他藩王繼位的皇帝沒有任何的話題了。 而就在此時,朱元璋忽然狐疑地看向了朱厚熜,接著便開口道:“這‘攤丁入畝’又是什么?” “攤丁入地、地丁合一。” 朱厚熜深吸一口氣,接著便毫無保留的對著朱元璋說出來這了這個政策,接著便道: “將丁銀攤入田賦征收,廢除了以前的人頭;放松對戶籍的控制,農民和手工業者從而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處地畝多少,按畝均攤稅賦;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聽起來似乎是很復雜,但其實很簡單。 沒有土地的農民即可不再負擔以前的丁稅,占地30畝以下的人丁攤丁后負擔減輕,而占地60畝以上的人丁則較大幅度地增加了負擔。 占地愈多,增加負擔也愈多。 明代的一條鞭法中就有把部分丁稅攤入田稅中了,而攤丁入畝是把人頭稅取消。 雖然攤丁入畝讓滿清的人口爆發增添了動力,但攤丁入畝之后,地主們也不傻,他們自然有新的手段,他們往往隱瞞自家人丁、土地的數量,然后將多的部分轉移到農民身上,和官員勾結。 不過,這種避稅的方式基本上是歷朝歷代都有,就算是后世,也是出現不少這種所謂的‘合理避稅’,這是避免不了的。 不過,只要手段比以前更加先進,那便是極好的。 一條鞭法推行之后,再進行攤丁入畝,這便是輕松無比的事。 聽到朱厚熜的話語之后,朱元璋不由眼前一亮,接著便點了點頭,贊許道:“不錯,是個好法子,怎么來的?” “滿清時,雍正改革的政策。” 朱厚熜淡然道:“若是沒有雍正,這‘胡無百年國運’的讖言便可真的一語成讖了。” 是的。 滿清皇帝真應該給雍正磕個頭,這家伙雖然是個滿洲人,但為了滿洲江山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