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一邊說著,一邊握緊了藏在衣袖之中的匕首,如果事出不對,便立馬挾持。 雖然如此一來,潑天之功變成了破先鋒小功,但也是一樁功勞??! 吳應熊迷糊道:“什么大事?” “有皇上臨終前的口諭!” 屠莫飛快的說著:“明賊后方有有志之士正在準備光復我大清,共推先帝子常寧為帝,如今迫切需要四方忠貞于我大清的有志之士幫忙?。 ? 吳應熊只覺得熱血沸騰。 有志之士? 那肯定是我平西王世子吳應熊了啊! “禮郡王請明言!有用得到我吳家的地方,我吳家一定為大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吳應熊誠摯道。 屠莫見吳應熊好像上鉤了,接著便嚴肅道:“世子,我很相信你的為人,但王爺……抱歉,本王不是要挑撥父子關系的,但平西王實在是不像我大清的忠臣啊?!? 聽到屠莫之言,吳應熊也點了點頭,憂心忡忡道:“是啊,我父王他一直想要篡清自立,做兒子的,實在是有些難辦,不知該如何是好……” 吳應熊倒是頗有擔憂,這是他所難過的。 在他看來,他的父親吳三桂是想當大清的曹操,而自己,卻沒有志向當魏文帝曹丕。 但自己的弟弟們,卻很想要當這個曹丕。 因此,吳應熊的地位很尷尬。 在聽到了屠莫的言語后,更是暗自掉小珍珠了。 而見到吳應熊這樣,屠莫又悄悄將匕首藏了起來,拍了拍吳應熊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世子可知曉尚之信?” “尚賊可惡、可恨!” 聽到了‘尚之信’這個名字之后,吳應熊感到咬牙切齒:昨天緊急軍情,尚之信在城外下拜投降,愿為明軍先鋒,攻略廣西。 偌大的四藩,只剩下定藩和西藩還在為大清皇帝盡忠了。 “平南王可是尚可喜,尚可喜不愿意起兵,因此尚之信奪了尚可喜的權,將尚可喜養在府中享受榮華富貴!” 屠莫道:“如此看來,誰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的?只要世子殿下發動兵諫,成為新的平西王,將王爺安置在昆明,任由王爺享受榮華富貴,而世子殿下為大清忠臣,如此一來,既可保住王爺的名聲,又能讓忠孝得以兩全,豈不美哉?” 吳應熊聞言,不由淚如雨下,似乎正在大腦之中進行一番緊張的思想斗爭。 而屠莫也沒想著成功,再度將匕首給在衣袖之中藏了起來,準備給吳應熊來這一下,然后一口吞掉吳軍的整個先鋒軍。 不過正當屠莫靠近了吳應熊時,卻聽到吳應熊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似乎下定了什么決心一般,閉上了雙眼,一行清淚流淌而下:“禮郡王,雖說是如此,但也不能自欺欺人,當年李世民囚禁李淵、殺兄殺弟,難道他的孝道就盡了嗎?不必勸我了?!? “正所謂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為了大清,便讓我父王受點委屈吧!” 聽著吳應熊鏗鏘有力的話語,屠莫人都懵了,手里的刀差點都沒握住,掉在地上。 他連忙又把刀收了起來,正準備說些什么的時候,卻聽到吳應熊道:“父王令我在此駐軍,明日父王便會來先鋒軍點將,屆時本世子的親兵與禮郡王的旗兵一同發難,挾持我父王,令父王傳位與我,屆時我與禮郡王共輔大清社稷,我大清必然轉幽為明!” “額……” 計劃有點順利的過分,屠莫甚至都懷疑是不是被識破了,便低聲道:“世子,要不三思一下?” “不必多言,我意已絕!” 吳應熊也是吳三桂的孩子,那股狠辣勁兒依舊埋藏在骨子里,只是腦子不太好使:“先殺馬寶,馬寶是父王的得力干將,他不除,我無法徹底掌控整個軍隊,正好此人便在先鋒軍中,立馬傳我命令將其招來,還望禮郡王麾下的旗兵能夠安排一番,我手下的先鋒軍對馬寶,可不太敢動手!” 見此情況,屠莫便決定要看看情況,如果真動手殺了馬寶,那么計劃便成。 于是屠莫心一狠,一咬牙,道:“好!” 于是,立馬有三十位鑲紅、正紅旗刀斧手入內。 而馬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樂呵呵的進了帳篷,剛說出一句‘世子殿下喚末將’,就這七個字之后,人頭落地,馬寶甚至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全程,屠莫目瞪口呆,有些不知道說些什么了。 馬寶,吳三桂手下第一大將,就這么死了? 還沒等屠莫回過神來,接著便聽到吳應熊發狠道:“禮郡王,馬上組織軍隊,隨我一起去見父王,拿下軍隊的指揮權!” “???哦,好!” 屠莫愣了片刻之后,才恍惚間點了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