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爹,別犟嘴,在場的都是看過史書的……”朱厚照竊竊私語道。 此時此刻,朱厚照已經成為了朱佑樘的外置大腦。 “朕,朕還有賀蘭山大捷……” 雖然有外置大腦,但朱佑樘不想聽外置大腦的話,他還在嘗試反駁,說出了引以為傲的大捷,賀蘭山大捷。 兵事驅人老未閑,銜枚夜度幾重關。 地空虎穴藏勍掠,天運神機破大奸。 殺氣平吞湖海水,威聲高壓賀蘭山。 凱歌齊唱紅旗舞,報道元戎得勝還。 這首詩,是弘治朝名將王越取得賀蘭山大捷之后,一時激動,寫下的詩句。 而這場稱為大捷的賀蘭山大捷,戰果也不過就是斬首四十二級。 整個弘治朝,勝仗數量寥寥無幾,不過是幾場罷了。 更多的,則是戰敗。 而戰敗之后,朱佑樘也沒思考為什么會輸,只是大手一揮,降級、停俸,或者干脆就不管,讓他下次好好打,別輸了。 在這種獎懲機制之下,將士們自然就是屢戰屢敗了。 “誰家過年不吃頓好的?!你一場戰斗,斬首幾十級,在場的諸位,哪個不是一口氣幾千級的?!” 朱元璋聽到朱佑樘的話,已經有些腦淤血的,恨不得給他一巴掌,幸好朱標在旁勸阻,這才只是怒斥朱佑樘。 而朱厚照深以為然。 畢竟他也是老爹政策的受害者。 弘治十八年五月,朱佑樘駕崩。 北虜韃靼趁著皇帝之死,發起了進攻,讓剛剛即位一個月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狠狠地被扇了一個大比竇。 韃靼軍圍攻虞臺嶺,明軍將士死傷七八千人,軍品物資喪失殆盡,張雄、穆榮二將陣亡,明軍遭遇了自土木堡之后的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慘敗。 這筆敗仗,被后世史學家算在了朱厚照頭上,成為了朱厚照是個昏君的證明,但是…… 這跟朱厚照有啥關系啊?他才剛繼位,又不是他指揮的,歸根結底,還是弘治朝的武備松弛導致的大敗! 也就朱佑樘死了,不然這鍋輪不到朱厚照背。 而經歷了此番大敗之后,朱厚照開始整頓軍務,在宣府招募鄉勇,用以協助官兵殺敵,同時賞罰分明,‘斬虜首一級者給銀三十兩,愿升者如例加升’。 除此之外,朱厚照還搞戰后調研。 弘治十八年八月,朱厚照登基兩個多月后,北虜擁眾入寇四散無忌,邊軍不能抵御。 按照弘治朝的習慣,應該就是罰你一個月的工資,然后這事兒就算沒了。 但朱厚照卻責問邊軍為什么不能防御,并派人去調查清楚。 這才有了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 于是, 正德四年十二月,木瓜山之戰,明軍斬首三百五十六級,生擒九人,奪獲戰馬、牛羊無數。 正德五年四月,韃靼進軍莊浪縣,大明諸鎮多支官軍協同作戰,斬首一百五十八級。 而后的五六年,諸如此類事件開始顯著增多,應州大捷更是不用多說,明軍戰斗力才得到了些許恢復。 明武宗朱厚照雖然性格有些跳脫,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離經叛道,但這個‘武’字卻是名副其實的。 曾經的朱厚照是十分相信自己的父皇,但被生活打擊之后,朱厚照已經會獨立思考了。 而見父皇不太相信自己的話語,朱厚照也只能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后退到后面去,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而朱元璋、朱棣和朱瞻基已經圍了上來,就好像是沒做完作業的學生,正在辦公室被三個科目的任課老師堵著罵,狠狠地罵,已經給人罵懵了。 畢竟朱佑樘的行為,確實是寬厚待人,但寬厚過頭了,自然會被朱元璋和朱棣這兩個雷厲風行的大明大帝責罵。 這沒什么說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