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月,也稱桃月,艷得像花娘雙頰上的紅胭脂。 此時,青石巷的陳家院子里,宋鈺在晾曬衣服,偶爾會回過頭,往前看上兩眼。那個不學好的小相公,最近是越來越奇怪了。 擺平了把子堂的事情暫且不說,昨天的時候,還翻箱倒柜的,找了許多書籍,翻來覆去地看。 但這副模樣……似乎是有了上進心,極好的。 “宋鈺,等會吃什么。” “鹵面。”宋鈺收回目光,不咸不淡地應了一句。 院子里陽光正好,暖暖地鋪了一層。連著原本死氣沉沉的陳家院子,也仿佛有了活氣。 從木墩子上起來,陳景揉了揉老腰。還是那句話,賺錢的法子他并不少,但一時不能露得太多,把握不住,利益惹人眼紅,就是一個死字。 再者,遷都十九年的大冉王朝,正面臨著新帝改革,和舊黨階級的沖突,這段時間已經燒到了平安鎮,有了越演越烈的跡象。 等晾完衣服,宋鈺拌了鹵面,院子里,兩個人一個坐東,一個坐西,捧著瓷碗吃了起來。 看著碗里的鹵面,陳景難得有了胃口。在不遠處的宋鈺,也將筷子攪得“乓乓”響。 “宋鈺,我們離開平安鎮,如何?”吞了一口面,陳景抬頭開口。 “去哪。”宋鈺轉過臉,臉上滿是疑惑。 “取到路引,便往南走。京城一帶最近很亂。另外賺銀子的事情,你不用擔心。” “近些時間很亂,官坊不會給路引。出城只要過了百里,一經發現,便是私渡之罪。” 官坊的路引,不僅要標明目的地,還要有舟車,同行人的數量,非常嚴苛。遠行沒有路引,寸步難行。 “另外,賺銀子的話,你說了很多次。”宋鈺搖了搖頭,語氣里沒有半點歡喜,“留在鎮子里,我能找到很多熟活。真去了南方,我覺得,我們會餓死在半道上。” 陳景心底嘆氣。 原主這狗犢子,爛泥巴一樣的人生,若是沒有宋鈺,估計墳頭草都兩米高了。 “陳景,你真想過日子的話,便好好讀兩年書,考個秀才,到時候和爹一樣,做個受人尊敬的私塾先生。” 幾乎是肺腑之言了。 “爹留下的那些書,我保存得很好。” 老爹是個私塾先生,從小到大,不僅是教原主,連著宋鈺,也會一起讀書識字。記憶中,宋鈺的才女之氣,實則非常厲害。 若不是個女兒身,在這種世道里,該有另一場騰飛的人生。 但此時的陳景,沒有走仕途的意思。如今的大冉朝,新政和舊黨的水火不容,朝堂內斗腐爛,這不是一個好的方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