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單單是理解熵增這個概念,陳琦就不得不去翻了一遍自己的啟蒙教材。 木辦法,他在藍芋國接受到的教育里從來沒有這些。 倒是【深空教團】“專業對口”,對此研究頗深。 雖然啟蒙教材里只是提了幾句,但對于陳琦而言已經足夠了。 根據陳琦的理解,這段“記載”只是想要告訴被傳承者,空間中存在著一座信息海洋。 當然,也可以視作信息維度。 這座信息海洋由兩部分組成,一種是隨生隨滅的泡沫,這占據了整個信息維度的99%。 這些泡沫乃是非生命體逸散出的信息結構,由于失去了載體,它們在出現的瞬間便會徹底湮滅。 若非它們的量級太龐大,所代表的乃是整個物質世界。 甚至可以說整個信息維度就是由它們的生滅締造的。 它們完全可以視作不存在。 在生命誕生之前,這一維度完全沒有存在意義。 但在生命誕生后,它們開始認知世界。 于是很自然的,那些原本應該隨生隨滅的信息結構受到了靈性影響,狀態出現了“停滯”。 這一“停滯”,便讓這一維度化作一種真實存在。 因為信息海洋之中,出現了可以長期存在的信息結構。 ······ 以陳琦所在的法迪爾礦區為例,若是沒有任何生命存在,它在信息海洋中永遠只是隨生隨滅的泡沫。 但生命誕生之后,即便是一只螞蟻,它對自己周圍的環境也有著自己的認知。 而這種認知的本質,則是生命的靈性接觸到了物質逸散的信息結構。 在接觸的瞬間,生命收獲了知識,相應的,靈性也會本能的按照自身理解對這些信息結構進行扭曲。 于是在靈性的作用下,這些泡沫便被生命的認知賦予了“意義”,讓其擺脫了隨生隨滅的狀態。 它們宛如信息海洋中的一座座孤島,占據了整個維度剩余的百分之一。 一般而言,越是靈性強大的生命,造就的孤島存續時間越長。 同樣一粒大米,被螞蟻認知所形成的孤島,可能只存在幾納秒。 但換做是人類,其可能會存在幾微秒。 但由于雙方認知的是同一粒大米,若是將螞蟻的數量擴大億萬倍,將人類的數量擴大百萬倍。 在某種同源性的影響之下,億萬座孤島就會發生碰撞融合,成為存續時間更長的【概念體】。 ······ 這就是那段傳承“所有的內容”,很明顯它并不完整。 因為除了缺少具體的秘法之外,其并未涉及到生命體的熵增。 而那一部分內容,應該才是最有價值的。 這就讓陳琦非常惋惜了! 非常神奇的,理解了這段內容之后,陳琦的靈性就感知到了空間中的信息海。 那是充斥于天地間的一片汪洋,它無處不在,遍布于空間的任何尺度。 那一瞬間,陳琦感覺自身置身于無盡深海之中,周圍的一切都在吐泡泡,包括他自身同樣如此。 那些隨生隨滅的泡沫,自然就是因為熵增而逸散的信息結構。 親眼目睹世間一切正在走向毀滅,這種感覺太過壓抑,太過虛無,陳琦不得不調整了一下自己的認知。 隨著認知的改變,世間一切存在都恢復了正常,再也沒有泡泡冒出。 但陳琦的視界之中,卻是多出了億萬飄蕩的云朵。 這些大大小小的云朵,自然就是那些被靈性改變之后,能長時間存在的信息結構。 它們簡直無處不在,同樣充斥天地。 此時的陳琦,恍若置身于云海之中。 雖未再感覺到萬物破滅的壓抑,但眼花繚亂的云海卻讓陳琦有一種迷失之感。 陳琦不得不再次調整自己的認知,將其徹底打入另一個維度。 隨著陳琦認知的改變,他眼中的天空不再是天空,而是化作了浩蕩的信息海。 那是一座充斥著無盡泡沫的蔚藍色大海,星星點點島嶼遍布其中。 信息海倒懸于陳琦頭頂,已然化作另外一個維度。 這一切不過發生于轉瞬之間,陳琦卻有一種歷經了三生三世,終于逃過一劫的感覺。 說實話,陳琦也不知道是不是任何一個超凡者看到這段記載之后,都能接觸到信息海。 但他很自然的就做到了。 本以為是一次“奇遇”的陳琦,開始興沖沖的用紫色倒鉤“捕捉”那些信息海中的島嶼。 然后他就郁悶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