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半個月后,呂不韋終于將舒安歌舉薦給秦王,又過了三天,秦王正式召見她入宮。 終于要入宮了,舒安歌特地換了身新衣裳,臨行前給木生和木青留了一些二兩錢,囑咐他們莫要擔心,她短則數天多則半月就回來了。 一百年前,秦國大良造商鞅為了深化改革,擺脫舊貴族勢力,向秦孝公建議將都城從雍城遷往咸陽。 時間彈指一揮間,咸陽城不斷擴大,王宮也在擴建中。 巍峨的城墻矗立天地之間,高聳的宮門莊重威嚴,舒安歌隨呂不韋一起入了宮,步行在寂靜的宮道中。 衛士手持利刃在宮中巡邏,遇到呂不韋的車駕時,恭敬的向他行禮。 秦宮比舒安歌想象的更大,呂不韋在宮中地位,也比她預想中高。 秦王剛剛登基,朝中政務多由呂不韋協同其他大臣一起處理,他如今只能在一旁聽政,適當給一些無關痛癢的建議。 嬴政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學讀書學兵法學王道,學治國之術,還要學習武藝。 呂不韋在培養嬴政這方面,嘔心瀝血從未藏私。 對比后世那些,故意挑一些年紀小的皇子扶上皇位,然后想方設法將其養廢,恨不得對方不學無術詔書都不會寫的人,呂不韋著實算的上清流了。 正是他這種鞠躬盡瘁的態度,才讓后世懷疑,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 畢竟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權傾天下時,唾手可得的王位都是不小的誘惑。 春秋戰國禮樂崩壞,諸侯反周王室,朝中大臣反諸侯,以至于鬧出三家分晉之事。 呂不韋若是反了秦王,旁人反倒不驚訝了。 舒安歌跟在馬車后面,姿態悠閑,步履穩健,腰間佩著長劍。 這劍是呂不韋贈給她的,由名劍打造,表達寶劍贈英雄之意。他是一個大方的人,若沒有嬴政這層關系在,舒安歌會更欣賞他。 但因為嬴政的緣故,舒安歌想要深入了解一下,呂不韋待嬴政究竟是什么態度,他到底是懷著君王養成的心思,還是貪戀權力,意圖挾天子以令諸侯。 呂不韋將舒安歌帶到了霸宮,她在宮苑中等候了片刻,這才被傳召至內殿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