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秦國前兩年遭了不少災,在百姓及宗室還有大臣的祈求下,嬴政決定在渭水河畔舉行祭祀,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對于曾做過女皇的舒安歌來說,祭祀大典并不陌生。 但作為配角出席,見證威名遠揚的秦始皇舉行祭祀大典,對她而言,就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舉行祭祀大典,需要挑選黃道吉日,還要提前備好祭祀用的三牲以及其它祭品和酒。 在正式祭祀之前,嬴政要提前焚香沐浴更衣,這個時候佛教還沒流傳過來,齋戒這一項可以省掉。 秦王親臨渭水主持祭祀,首當其沖的就是安全問題。 這就好比現(xiàn)代時,各國主要領導出席,安全戒備要提到3S級別,否則一個不小心,各國首腦出個意外,這可就要上升到國際沖突層面了。 這還是在現(xiàn)代,即使國家首腦突然出了意外,靠著強大的國家系統(tǒng),人民正常生活還能穩(wěn)定開展。 要是在古代,君王突然駕崩,在沒有確定繼承人的前提下,極有可能引發(fā)動蕩和戰(zhàn)亂。 所以,秦王的安危非常重要。 作為負責宮殿警衛(wèi)的頭領郎中令,舒安歌一個月前就和衛(wèi)尉王翦還有中尉軍都尉楊廉一起,將祭祀時的警戒守衛(wèi)安排妥當。 祭祀當日,舒安歌將手下衛(wèi)士交給王翦代為統(tǒng)管,她自己則換了巫者的衣裳,戴上青銅神獸面具,準備在祭祀時跳儺舞。 儺舞廣受百姓推崇,規(guī)模越大的祭祀,儺舞規(guī)模越大越復雜,傳說中儺舞可以溝通鬼神,驅除惡鬼和瘟疫。 渭水的滾滾濁流邊,人山人海,百姓不得靠前,只能在山上及下游遠遠的觀望著。 最外側的,是來自咸陽衛(wèi)戍君的二千精銳甲士,個個身材高大,不怒自威。 往內,則是渭水的地方父母官以及一些中下層官吏,人人都穿上了漿洗一新的官服。 更內側的依次是數(shù)百名宮內衛(wèi)兵,秦國的達官貴人,宮娥,再到各國使節(jié),和今日的主角——秦王政。 嬴政神情莊嚴,身子肅立,雙手垂拱。圍繞著他的數(shù)千人,更是大氣不敢出一聲,仿佛一片沉寂的森林。 一針微風悄悄給烈日下的眾人,帶來了些許涼意。 這時一個緩慢有力的男聲傳來:“吉時已到,清水盥手!” 喊話的人是奉常云穆,平時掌管宗廟祭祀及秦國各項典禮。 一名身穿華服的宮人手捧繪金瑪瑙盆走了過來,到嬴政近前跪下了雙膝。嬴政伸手入盆,清洗片刻后,瑪瑙盆撤走。 旁側宮人立刻屈膝前行,用布帛迅速而仔細地擦拭了剛剛清洗完畢的雙手。 盥洗結束后,奉常聲音再度響起,進香的時候到了。 舒安歌扮作巫者,將手中之香獻上。嬴政接過后,蒙武將軍上前將之點燃,他雙手插入爐鼎之中后,抬頭俯瞰祭臺之下的臣民。 鐘鼓樂聲響起,精挑細選而出的三牲,瓜果酒品還有金銀珠寶,齊齊被投投放到渭水中,打了個旋之后沉入到了水底。 祭品沉入水底,代表著神靈接受了供奉,兩岸臣民雀躍激動的望著身穿華麗禮服的秦王。 祭臺之上,嬴政用渾厚低沉的聲音吟誦著禱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