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韓國與魏國接連覆滅,韓國大臣在國破之際,為了求得秦王寵信,告發當年韓王送鄭國入秦修建鄭國渠,乃是韓國“疲秦”之計,目地是讓秦國將人力物力耗費在修建水渠之上。 韓國已滅,修建鄭國渠的確是利國利民之事,嬴政命鄭國將功折罪,繼續主持修建鄭國渠。 歷史的發展總是耐人尋味,舒安歌和嬴政一起改變了很多歷史,但有的事件,在換了個時間節點之后,仍然發生了。 趙、韓、魏三國接連覆滅,秦國在休整了一年之后,開始將矛頭對準了燕國。 燕太子丹鋌而走險,以主動獻上城池為誘餌,精心策劃了一場刺殺案——與歷史不同的是,不等荊軻圖窮匕見,舒安歌先一步攔住荊軻,從他盛放地圖的匣子中拿走了匕首,并當場拿下了荊軻。 燕丹刺殺秦王之事敗露,燕王喜不勝惶恐,為了求得秦國原諒,他主動殺掉太子丹請罪。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舒安歌要做的,就是陪著嬴政一起,看四海歸一天下太平。 始皇養娃紀事(上) 秦王政十四年,在萬眾期待之下,王后終于誕下小王子。 王子降生那日,晴空萬里,天邊有瑞云龍鳳呈祥,各地出現無數吉兆,楚國國都壽春,于王子降生當日被攻破城門。 自從秦王與王后成婚以來,兩人琴瑟相和恩愛無雙,大王后宮中只有王后一人。 即使在明蘭王后外出打仗,為秦國開疆拓土的時候,秦王也不曾受用任何女子。 王子降生之后,舉國歡慶,秦王罷朝三日,設宴款單群臣,免去當年受災地區的徭役和賦稅。 秦王為王子取名無衣,取自詩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之意,三軍戰士為之振奮,愛國忠君之意更勝往日。 大王與王后成親多年,膝下只有一子,異常寵愛,除了滿月時幾乎未曾在公眾面前露面。 眾人愛戴秦王與王后,愛屋及烏,對無衣小王子同樣懷著喜愛之情。 無衣小王子只在滿月時露過一面,有幸見過小王子的人,毫不吝嗇的用世上最美好的語言來稱頌小王子的美麗與可愛——連舒安歌這個做母親的聽了都覺夸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