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眼看著朝堂在兩大奸賊的肆意妄為,朝中烏煙瘴氣,小人得志,清廉之臣被受排擠,蘇牧禾一氣之下辭官隱退,在白鹿書院做山長。
如今一個年輕人,突然來到書院,眼神明亮如炬,堅定不移的請他出山。蘇牧禾欣慰之余倍覺凄涼,他欣慰大周還有,還有熱血未冷的年輕人,他凄涼的是這樣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只能在坊間賣字畫謀生。
“你還年輕,不懂世事艱難。回去吧,大周終有一天將會是你們的天下,但不是現(xiàn)在。好好讀書,過幾年再參加科舉。”
蘇牧禾神情滄桑,長嘆息之后,目光柔和的給了舒安歌建議。
他一片好心,舒安歌自是明白,但這不是她想要的。
“蘇大人,事在人為,民心歸處,所向披靡。大周不屬于年輕人,它永遠處于心懷熱血的正義之士!”
舒安歌沒有慷慨激昂長篇累牘,但她堅毅不容動搖的神情感染了蘇牧禾。
若天下年輕人,皆是她這般態(tài)度,又何愁奸臣不倒,大周不能重新走上復(fù)興之路。
“你還年輕,太子年幼,諸王爭雄,如今的大周,就像被人架在火上炙烤。”
蘇牧禾不忍舒安歌失望,到底還是說了幾句心里話。
“蘇大人,白某只有一個愿請,若有朝一日,大周有人掃去奸臣重振國威,您愿意出山么?”
舒安歌的話,包含著太多意味,輕一點是大不敬,嚴重一些可視為懷謀逆之心。
蘇牧禾被她的話驚到,放下了手中茶杯。
但在沉吟之后,他望著舒安歌緩緩頷首:“若真有那么一日,老夫愿意出山。”
何為敬,何為大不敬。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然而君主無道亂了綱常,做臣子的又何須拘泥于禮法。
與其昏君當(dāng)?shù)溃患樨芽兀K牧禾寧愿英雄之士取而代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