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眼看著,松山道長在陳家居住的時候,陳光昭身體漸漸穩定,不像之前那樣破敗。 老太爺和老夫人狠狠心,送不滿三歲的陳光昭跟著松山道長學藝。 當道士總比當和尚好,而且松山道長沒有說陳光昭命格不祥。 也沒說他將來會為陳家帶來禍端,反而說他武藝有成后,將光宗耀祖造福大燕。 陳光昭幼時多在山林中嬉戲玩耍,比起繁文縟節的大宅院,更向往自由自在的江湖生活。 除卻每年回府住的日子,他多數時間都在跟隨師父學武。 這兩年,師父言稱他能教的已經教完了,讓他下山歷練,多與人切磋武藝,學人之所長方能突破瓶頸。 陳光昭癡迷于武藝,將師父的諄諄教誨牢記于心。 他愛武成癡,光明磊落,愿意與他切磋武藝的人很多,在江湖上交了不少朋友。 “多謝公子仗義執言,慧空之所以為難我,除了我不信佛之外,應該還和我的繼母有關。” 談到湯氏,舒安歌展眉一笑:“一不小心打開話匣子,亂七八糟的話都跟陳公子說了。這些內宅隱私,就不拿來污公子耳朵了。” 陳光昭沒有刨根究底,讓舒安歌給他講家事,一語中的的問:“敢問姑娘下一步如何打算,有問到陳某的地方,光昭絕不會虛言推辭。” 他俠肝義膽,每逢遇到不平事,總會拔刀相助。 舒安歌的故事,聽起來匪夷所思,但他愿意相信她。 陳光昭不敢想象,一個普通少女,人生突然遭遇如此變故,該是何等的絕望。 “我打算半個月后,和‘劉蕓’換過身份。她體內有道禁制,我有七成把握,在半個月后沖破禁制。” “七成……會不會太少了些。我師父擅長歧黃之術,姑娘若是愿再等一段時間,我可以想辦法聯絡師父出面。” 陳光昭主動提出找松山道長幫忙,舒安歌眸光微動,擺了擺手。 “公子,這是我和慧空之間的事,需要我親自解決。如非必要,不必勞煩松山道長。換回身體之后,我可能會虛弱一段時間,希望公子在令儀虛弱時,能沖當我護衛一段時間。” 這是舒安歌充分了解陳光昭為人之后,提出的請求。 他不介意虛名,灑脫不羈為人豪爽,不會因做人護衛感到受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