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會動搖,無外乎八珍樓出的條件太過動人。 但只要他們一日不離開粵香樓,他們就不能放棄希望。 從云生村到海市,需要先打車,再坐高鐵。 舒安歌將家里收拾好,該托付的托付完畢,拎著小巧的行李箱,踏上了回海市的路。 久違的霓虹燈,照亮了舒安歌的臉頰。 她眸光清亮如星,圓潤小巧的耳垂,像珍珠一樣玲瓏可愛。 舒安歌將頭發往后撩了撩,招手叫停了出租車。 “前往吉成區,粵香樓。” “好叻,姑娘是海市人吧?粵香樓可是吉成區的老字號了。” 司機是個健談的,笑呵呵的打開話匣子。 “嗯,我從小在海市長大。” 她一口軟糯的上海話,聽得司機更是高興。 “說起粵香樓來,唉,這兩天倒不怎么太平。對面新開了一家八珍樓,你曉得八珍樓不?” 司機手按在方向盤上,專注的望著前面的路。 “知道一些,小時候常在那里吃飯。” “呵呵,小姑娘家境不錯呀,八珍樓的菜很好吃。不過這一年多來,開了好幾家分號,分號的菜就不太地道了。” “也許跟前董事長意外去世有關,相信等董事長女兒接手八珍樓后,八珍樓會找回往日的味道。” “小姑娘知道的不少,咱們小老百姓,平時也就圖一口吃的,希望八珍樓能多愛惜自己羽毛。” 到了粵香樓后,舒安歌結賬下車。 她回頭望了一眼,正對面燈火輝煌的八珍樓,義無反顧的粵香樓大門走去。 打擂臺已經持續兩天了,粵香樓內氣氛愈發低迷。 客流量減少,在業內也鬧了個沒臉。 別說老東家和少東家了,酒樓里的員工也有些喪氣。 盡管喪氣,但遇到顧客上門,他們反而比平時更熱情了。 舒安歌提著行李箱進了門,立馬有服務員熱情的迎了上來。 “您好,歡迎光臨,這邊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