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及至后來差點誤了終身,嫁給貪戀美色舉止輕浮的肅王世子,范熙兒完全沉浸在痛苦失意中。
跟在鳳儀郡主身邊,見識了許多民間疾苦后,范熙兒才知她的哀怨纏綿,不過是微不足道的情思。
有多少百姓,衣衫襤褸,果腹尚且艱難,哪有心思兒女情長。
一群小孩兒目光奇怪的看了范熙兒一眼,撇撇嘴說:“想啊,能念書做大官,誰愿意土里刨食兒。”
城里來的貴人就是古怪,同樣的話要問上兩遍。
“鳳儀郡主,我想捐建一所學堂。”
范熙兒眸光似水,神情中帶著幾分忐忑。
“可以,只是天下百姓千萬,捐建一所學堂,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范熙兒垂下脖頸,秀氣的嘆了口氣:“我要是男人就好了,就可以考科舉,或者從軍為國效力。”
“女人也可以。”
舒安歌簡單五個字,在范熙兒心頭種下希望的種子。
女人,真的也可以么?
問話之后,舒安歌給孩子們一人分了些銅板,又挑了兩個機靈的,帶她們到田間地頭看看。
看農民拾掇耕地時,范熙兒還親力親為,撿了一些麥穗留作紀念。
當然拿走麥穗的同時,她不忘給耕地主人幾個銅板。
深入民間后,范熙兒才知,對于老百姓而言,幾個銅板也是很重要的。
以往,她賞丫鬟婆子錢時,都是論把給的。
回京城的路上,范熙兒心中感慨萬千,對鳳儀郡主更是充滿了敬意。
鳳儀郡主讓她看到了人生的另一面,女子不必困守閨閣,出嫁前與姊妹爭寵,出嫁后與小妾、妯娌、婆婆斗法。
此時的范熙兒還有些懵懂,但她意識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原來女子的人生,可以不受限于嫁人生子。一些在她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許能影響某個人的命運。
這時的范熙兒,還沒徹底意識到,她得到的究竟是怎樣一個機會。
佛語有云:即種因,則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舒安歌愿意提點范熙兒,自然不是只為跟范嫣然作對。
她是個有原則的時空管理者,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從不搞什么連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