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然李氏那兒的生意一直都有,但進項都比較小,沒有哪一個趕得上當初在胭脂鋪賺的。朱七這邊讀書的花費,卻是固定支出,完全沒辦法。 別看朱七現在只交了一個束修費,衣服自家做、吃食自家帶,但其實筆啊、墨啊之類的,這些都費錢。 僅朱七一個人,差不多就花掉了十多兩銀子。 往年,他們家得攢多久,才能夠攢到那么多錢? 不讀書不知道,讀了書,朱三才知道——難怪人人都“尊敬”讀書人,不尊敬不行啊,人家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都是泥腿子,有幾個人家舍得拿這筆錢砸出去? 多少年后,要是真能夠砸出一個金榜題名,那是歡喜事;但要是砸不出來,那可就把一家子都坑了。 朱三最怕的,就是家里的錢花了,到時候書又沒讀出來,坑得一家老小喝西北風,那就不劃算了。 家里的紅薯苗下了地,朱三就跟著朱七、大寶、二寶再次回到了鎮上。家里的活幫不上,他就托豹哥在鎮上給他找了一個活計兒。 不是什么體力活,就是給大戶人家跑跑腿,買個什么東西、送個信之類的。 寧愿價錢低一點,也不干任何帶風險的活計兒。 豹哥心里也有數,安排給朱三的,也都是別人嫌棄“價格低”,不樂意干的“辛苦錢”。 這事,朱三是瞞著葉瑜然干的,他怕自己一說,葉瑜然就不同意。可是他一個大男人,既幫不了家里的活,又不能給家里帶來收入,就跟“吃白食”似的,他也呆不住。 朱七吃白食,是因為人家要讀書;大寶、二寶吃白食,是因為他們年紀還小,可他一個成過親,還當了爹的男人,若是還讓家里人“養”,那跟廢物有什么區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