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是的,娘,我從來沒有這么想過。你讓我給七弟當伴讀,看著我矮了七弟一截,但其實那也是娘在偏心我,放我出來開闊眼界,讓我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東西……而且那個時候,我剛剛死了夫人,留在村子里也只會被人笑話,娘是不想讓那些閑言碎語落到我身上,所以才讓我出去的。” 葉瑜然輕輕搖了搖頭:“那又怎么樣?再多的理由,也抵不住你做的是伴讀,照顧的是自己的兄弟。人生地不熟的,還沒有人幫你……你自己都才那么大一點,還要照顧另一個比你小的弟弟,其中的艱辛也就只有你自己知道。其他幾個人只覺得你在外面喝香的吃辣的,看似風光,但是風光的背后,是你忍氣吞聲,打落牙齒往肚里咽的委屈……” 一個人在外面打拼,哪有容易的? 朱三再聰明,當時也不過才二十出頭,還是一個什么經驗都沒有的小年輕。 他能成長到今日,都是由無數次的隱忍換回來的。 “娘,哪有那么委屈?在安九鎮讀書的時候,是您親自帶我們去的;到了普壽城,也是您親自帶著我們去的……你把所有的一切安排好了,才交到我手里。”朱三感動地說道,“我一點都不委屈,相反我還很幸運,要不是娘選中我做七弟的伴讀,讓我出來,興許我還沒有今天。” “可要不是娘偏心,放著聰明的你不選,偏偏讓最小的老七讀書,你也不只今日的成就。”說到底,當時她選了朱七,沒選朱三,其實就是偏心。 因為她私心的覺得朱七是個“傻子”,又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想要給朱七安排一條出路,讓他自力更生。 又怕朱七一個人在外面讀書被“欺負”,又挑了兄弟幾個中最聰明的朱三做陪讀,說是“照顧”,其實就是“伺候”朱七。 朱三做的,說白了,遠超過于一個兄弟的責任。 “娘確實比較偏心七弟,”朱三笑了一下,說道,“可是我也偏心啊,小時候我偏心四弟、五弟,還跟大哥、二哥作對,嫌棄七弟是個傻子,不愿意帶他……我后來照顧他,是我欠他的,也是我應做的。而且,我給他做伴讀,看著是照顧他,其實也沾了他不少光。” 要不是葉瑜然想要給朱七謀一條出路,就算要挑讀書的人,恐怕也挑不到他們兄弟幾個人頭上吧? 按著朱家當時的情況,大寶、二寶更有希望一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