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按理說,這是一種“幸運”,他應該感覺到自豪。 可是,他也常常感覺到憂愁,因為他們家的條件并不是很好,為了送他送書,更是艱難困苦。 上次參加縣試,白白花了銀子不說,還沒有考上,更是讓兩位嫂子有所不滿,覺得錢花在他身上都白花了。 “去年的時候,大嫂、二嫂就想鬧分家了,因為她們覺得,送我讀書拖累了她們。” “我能理解兩位嫂子的想法,一年束修費,再加上縣考費,需要不少銀子。若這些銀子用來貼補家用的話,家里會輕松很多。” “不敢說,頓頓有肉吃,給過年的時候給幾個侄子扯幾塊新布,做一身新衣服,完全是夠了。” “三天兩頭,也能嘗到一些肉腥味。” …… 劉建同感嘆著,遺憾自己給家里增加了這么多的負擔。 他都快二十的人了,卻手無縛雞之力,不事生產,還要靠家里人養著,簡直就是“廢物”。 所以說,他很羨慕朱七。 同樣是讀書,朱七不僅得到了兄弟們的支持,甚至還有一位兄長親自照顧他,不像自己,落得一個被“兄嫂”埋怨的下場。 他甚至不知道,如果今年考不上的話,他還要不要繼續“讀”下去。 朱三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說道:“各家有各家的難處,可再難,這日子還是要過的。我想當初,你兄嫂答應送你讀書,其實也是希望你好的,只是生活太累了,他們看不到了希望,所以才……” 他安慰著劉建同,說自己曾經也跟劉建同一樣,看不到希望,感覺到絕望。 他們朱家的條件,也不是一開始就好的。 他們最慘的時候,一家十多口人,只有那么幾畝薄田,人生似乎一下子就能望到頭了。 “你不知道那樣的日子,我們兄弟那么多個,可我們爹的田只有那么幾畝,一人一畝都分不全,太可怕了!” “因為這個原因,我家老六還‘離家出走’了,至今沒有消息。” “曾經,老七是我們家的‘拖累’,因為他不會種地,還有點呆,以后怕是連房媳婦都討不到。”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