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還小,不懂,但是你可以假設一下,如果你以后長大嫁了人,你婆家的人老插手朱家的事,你覺得娘會高興嗎?你覺得你隔房的叔叔、嬸嬸會高興嗎?你的兄弟姐妹會高興?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了人,你就歸婆家管了,你可以以女兒的身份來管娘家的事,但是你婆家有什么資格來管你娘家的事?” 確實,葉瑜然覺得自己插的手有些寬了。 按理說,作為閨女,林三妹、林四妹應該在過年之前回娘家。 但是那邊沒有派人來接,她也不可能讓兩個半大的姑娘自己上路,只能讓人帶了口信——要再不來接,兩姑娘就得等回娘家的林氏,到時候一起回了。 按照這邊的傳統,大年初一外嫁女不能回娘家,否則會把娘家吃窮。也就是說,林氏至少要在大年初二才能回娘家。 而她嫁的又是朱五,前面有大嫂、二嫂、四嫂,她怎么也得等三天,輪到她就得初六了。 兩個未婚嫁的姑娘,大過年的不回家,結果等到初六才跟著嫁了人的姐姐回娘家,這叫什么事? 別人罵葉瑜然“老虔婆”是小事,但有可能會影響到林三妹、林四妹的名聲,甚至影響到她倆談婚論嫁。 葉瑜然有理由懷疑:這不會是那個林老婆子想出來的“餿主意”吧? 反正她看這一房不順眼,當初想賣林三妹、林四妹沒成,這回她還整不到兩姐妹?只要兩個人嫁不出去,最后還不是落入了林老婆子的手里? 葉瑜然當初能管,仗的是四兒媳婦的“事”,但現在事都過去了,又是過年之際,她還真沒理由插手——都要過年了,你總不能不讓人家閨女不回去吧? 只是一回去,會遇到什么事情,葉瑜然就不知道了。 即使明知道前路難料,葉瑜然也沒辦法,大年三十這天是林三妹、林四妹最后的機會,這天不管那邊有沒有人來接,她都得想辦法先將兩姐妹給弄回去,否則這“名聲”就真的要壞了。 這就是時代的局限性,有的時候“名聲”這東西能夠吃人。 第(3/3)頁